关于“向内求”的感悟
文/田媛媛
今天我将上周读的《知行合一》,与今天开始读的《了凡四训》拿出来对比了一下,发现两个人的思想有些方面还是相通的。例如“向内求”这章。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做某一件事情,都喜欢盲目地跟随别人,从来都不想着问一下自己:这件事情是否是自己发自内心想干的事情?它能改变自己吗?或者自己当下的处境最需要自己做出哪些计划?这种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
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我觉得袁了凡的回答比较合适一点。他告诉我们:我们要挖掘自己内心的良知,要找到内心的天理,即我们要找到上天给我们的使命,去做我们应该做的事。但用王阳明的话解释,也有他的道理。例如:他说凡事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如果你感觉自己的孩子很差劲,先问一下自己是否在某些方面不具备这方面的潜力。或者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没有在这方面给予他正确的引导。再比如:他说面对别人的指责,先要静下心来思考,如果别人的指责是对的,那么就发自内心的去改正。如果别人的指责是错误的,那么就抛弃掉。简而言之,别人的攻击都可以被我引入内部,在内部消化,完成自给自足的循环后,成为新的力量,最终为我所用,使我成长。但这句话里携带着一种强大的阳谋:我不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还能自我反省,自我激励,自我成长。对手知道我在成长,但他无法阻断我的成长。于是我越来越强大,对手越来越脆弱,这就是得胜于无形之中。
初读书本,只能是概念化的理解。但真正的修行始于与现实生活和每一件具体的事情近距离接触。只有把自己放在具体的事情中时,才能真正地理解某一个概念。向内求,它不仅仅只是字面上的意思,很多事情我们都应该向内求。问自己的内心、关注自己的潜力、解答自己的疑惑,这都是向内求的意思。
另外,我觉得对于一个真正想要改变自己的人来说,做关注圈内的事情无比重要。要想成大事,做真正的自己,就要屏蔽掉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全力以赴的成就自己,改变自己。
(一个普通人的简短感悟,读完书以后,还要继续面对普通、平凡的生活。然后在生活的围城中,成就自己,改变自己。)
#了凡四训#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