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这样的翻译方案重新去翻译哈姆雷特的那句话,哈姆雷特这句话就很有意思了:有啥,还是没有啥,这是个问题。大家会说,如果是有啥还是没有啥,这话好像听上去有点怪怪的,还不如翻成“生存还是毁灭”听上去更加符合话剧的语境。
但是我要在这里指出的就是,关于“有”的讨论,实际上是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听到的那些语言现象密切相关的,本身并不神秘,而且哈姆雷特说的那句To be, or not to be,也是在自然语言当中有其非常深厚的根基的。
中文与西方语言的结构差别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狐疑,这里到底有什么哲学问题?为什么关于存在的讨论在西方哲学里面引发了很多争议?这里面我们就要谈谈西方语言的结构了。
西方语言的结构和咱们的语言结构不一样,它一定要加上to be或者是其它的动词才能够构成一个句子,比如The sky is blue,天是蓝的。有人说,你在中文里面翻译也是用了一个“是”字,这不是和老外说的那句话完全是对应的吗?你仔细想想看,如果我们说天是非常蓝的,The sky is very blue或者The sky is fairly blue,还是要加一个is,是不是?但说中文你就不用加“是”了,你就指着天说“天好蓝吶”,这就可以了。
很奇怪,在汉语里面“是”的出现并不是件必要的事,有时候就是可以省略。而且在某种情况下,当你说“天是蓝的”这句话的时候,你真正的含义可能是要强调天的确是蓝的,而并不仅仅是要指出天是蓝的。我们加“是”的时候往往是为了强调,比如,“是你,而不是我,背叛了他”,你看,这句话好像是强调,当我说“是”的时候,手指头就指着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