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学生冉有说:“你不能阻止他吗?”冉有回答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得礼吗?”
对于献礼者来说,要有献礼是否合礼的问题;对于受礼者而言,也有是否可以一律接受别人献礼的问题。
即必须考虑敬献是否符合礼制,是出于真实情感还是别有用心;如果明知不合礼制,就不能接受。
否则,不仅是参与了这个违礼活动,更是在实际上支持、鼓励非礼的行为。
春秋时期的礼制规定,只有天子才有祭祀天地的资格,诸侯只能祭祀自己封内的名山大川。季氏作为臣子是没有资格祭祀大山的,然而他却要去祭祀泰山,可见他的不臣之心已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