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确实很难给到别人自己没有的东西。
2、你是如何对待他人的,无非是你内在如何对待自己的呈现而已。
3、选择爱还是恐惧,你的心会告诉你答案。
4、我们活在当下,不去预设,全然关注孩子和自己,一切就变得简单和美好,没有指责,没有妥协,每个人都很开心。
5、自我调整其实就是面对自己压抑或逃避的情绪,审视自己持有的信念,走出各种戏码,活在当下。自我调整意味着真正的成长,成长意味着不再逃避痛苦,而是纵身一跃面对那些不愿面对的愤怒、悲伤、恐惧、焦虑、挫败等。
6、心外无一物,唯有此心,不管是从情绪的层面还是从信念的层面探索自己,这条路都需要你自己去走,没有人能代替。修行是深入你自己的一个过程,是回家的旅程。
7、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愤怒能帮助我们守护好自己的界限,悲伤能让我们更接近爱和慈悲,而恐惧能让我们远离危险,但为了方便,我们通常将情绪分为正向情绪和负向情绪。负向和正向就像中国人常说的阴阳,都是很正常的存在。孤阳不长,孤阴不生,如果一个人总是压抑负向的情绪,他就很难快乐和喜悦。
8、现代父母普遍焦虑的心态是必然的,上一代父母多数在温饱线上求生存,基本是放养孩子,而现在的父母不用担心温饱问题,就会从放养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度关注。过度关注就会产生焦虑。《道德经》说:“反者道之动。”自然的法则会带来调整和平衡,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成长,探索自己,学习自我调整。
9、我们通常都愿意向着光走,把阴影留在身后,但要活出自己,需要有转身面对阴影的勇气,在破碎中重生。有时快乐是肤浅的,但悲伤能带给你深度,去拥抱那些悲伤、愤怒和无助吧,因为他们跟喜悦一样,都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