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亲密关系觉察内在小孩,之所以要通过关系来探索内在小孩,是因为其实我们大多数痛苦和困惑的感受都来自关系,特别是亲密关系。你几乎每天都要面对身边的关系——与伴侣、孩子和其他家人,这些是你逃不开的,也是必须要面对的。
这也就意味着,要想探索内在小孩,就需要知道原生家庭关系下的原初模板,是否被复制到了你现在的核心关系中?如果是的话,那么复制了多少?在这种关系中,你的内在小孩感受到了什么?做了些什么?
首先要清楚的是:关系的核心是你本人在关系中的感受,而不是关系本身;无论是对方在互动中带给你的感受,还是关系本身长期带给你的感受。在某段关系中,一旦有了不好的情绪,我们就会想要逃离或压制这些感受。比如,夫妻之间很容易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发生冲突,如果其中一方觉得另一方在指责,一般会出现以下这些反应。
第一,急着争辩,通过发表和论证观点,来证明自己没有错。
第二,可能说了没几句,就会自己去另一个房间生闷气,不搭理伴侣。
第三,去做一些别的事情,假装自己不在乎,假装对方没有伤害到自己。
第四,开始自责和反思,觉得自己好像真的错了,是自己不好。
……
这些反应几乎都是非常快速地发生的,是本能的条件反射。在外人看来,这好像是很自然的互动方式,夫妻之间好像也习惯了这些反应,而且看起来无论出现了上面提到的哪种反应,似乎这个问题都已经解决了。但实际上,问题并没有解决,你只是逃开了让你感到难受的某种情绪,回避、压制了自己的感受。
当然,出现上面提到的反应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你需要在这里停住,对当下你的感觉有所反思,哪怕过后再去反思也是可以的。你要重视自己在一段关系里的真实感觉,而不是通过关系去抛开这种感觉。因为这种感觉就是你内在小孩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