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的阻碍,尤其是随着课程难度的增大,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就会降低,总会产生摆烂心理,觉得学也学不会,还不如不学,但无论如何,我想作为学生,还是要把该学的知识学好,保持乐观积极的学习态度,不能过度摆烂躺平。
1.我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是什么?(作答要求:选一个自己的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如不会提问、不会提前预习课程内容、作业拖延症等,详细展示 )
我目前来说反复出现的问题便是对学习产生了摆烂心理,在流体力学,结构力学和概率论的逐步学习中,我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课程的难度,有很多东西都不懂,感觉上课也慢慢地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但自己又学不懂,于是渐渐地就产生了摆烂心理,也无心听课,觉得学也学不会,虽然觉得课程重要,但总感觉有心而无力,干脆躺平。但终归这还是一种消极心理,每一门课程都很重要,还需认真积极地学习,克服摆烂的学习心理。
2.针对我的上述学习问题,基于课程知识,我形成了什么原则?(作答要求:找到自己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形成应对原则)
原则1:上课时把手机静音并放在包里
原则2:,从基础学起,把基本的公式原理勾画下来,并在课上或课下花时间记住
3.我是怎样检验上述原则的?(作答要求:展示自己检验原则的具体过程,要求有时间、地点和具体的原则,并说出原则检验结果)
原则1的检验:
时间:周一
地点:教室
今早上在上流体力学和概率论的课堂中自己收起了手机。
原则2的检验:
时间:周一
地点:教室
早上的流体力学课上应用了该原则,在课上勾画出了基本的公式并尝试理解背下。
4.如果原则有效,我还想怎样用上它?如果原则无效,我该做出怎样修改?(作答要求:如果原则有效,要说出下次原则应用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如果原则无效,说出修订后的原则及检验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原则1有效:虽然一开始不太适应,但这也让我在上课时没了“牵挂”,更好地专注于听课,跟随老师的讲课步伐,相比以往,听课效率较高了。我一直认为,产生摆烂心理是因为对一门课或者一件事没有把握,索性就不想去为之付出行动了,如果学好了,对知识点有着较好的理解,这样也会让我更加积极,慢慢地也就不会产生摆烂心理了。
原则2待定:虽然在课上勾画了相关公式,如量纲的定义,量纲分析法等,但是虽背下了却不懂其中一些字母代表的含义及公式间的代换,在做习题时也不太会运用,总之就是把握不牢,所以不仅要会基础知识原理,还要学会理解运用,多通过练习来巩固,毕竟公式原理是为了让我更好地做题。后续的学习中我也会多理解基本公式定理并多运用在习题当中,以帮助我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点。
本文是【大学生学习思维与元认知】的课程作业,作业类型是“自问自答报告”,指导老师是张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