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诞生
西方哲学的诞生
用自然来解释自然,思想的本性就是超越感性去把握唯一的真实体。思想仅凭自身去把握真正的实在,这样才产生高于迷信、想象和幻想的知识。
思想与实在有同一性,是西方人心目中的“知识”的本来意义。同一性,是西方人所认定的知识的本性。知识的建立,由感性开始,目的是要达到思想对实在的切中。
思维的本性在于它是对实在之真相的把握。这真相不在感性中,而是为思维所把握的事物之本质中。人的思维能力即是理性。理性的构成,被认为与事物的内存构成本有一致性。去发现这种一致性,即是形成知识之努力,这成了人的精神的最高任务和最神圣的性质。这就是西方思想的知识论传统
中国哲学的起源
“穷神知化“。神,乃是天道,天道就在人心之中,是通过“诚”来领悟、来“穷”的。神作为天道的形而上的这个方面和作为人心之本性的这个方面,原是贯通的。故而,由“诚“穷”神“,而后”知化“。此”知”不必经过逻辑上的思辨,而是直悟的。
所知的这个“化”,固然是宇宙的生化,却不与人事隔离。宇宙秩序和道德秩序是合一的,这里的道德秩序是人民生活自身之道,不是被确定在概念中的道德观念和律令。这是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基本观念。天与人,是在人的生命实践上合在一起的。人的生命实践(朝向“作为人的人”去努力的实践),不能脱离那与无限相贯通的感性、情感和想象。
哲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哲学思考所提示的真理,与人的文化生命是不能脱离的。它展示、证明的是人的理想,是关于人如何算得上人的理想。这种理想不是感情、无喜恶的。
哲学真理要通过人的人体生命来体现,它的普遍性要受到体现它的个体生命奋斗这特殊性的限制。
哲学的运思以民族的生命实践为源泉和基础,它是不离世的,这个“世”是民族文化之世。民族的生命实践,是由各种自发的倾向所构成的,是未曾达到自觉的。哲学家将人民生活之世的自我反思中的某些倾向揭明为人之为人的理想、真理,为这个民族开拓了文明的精神传统,构成这个民族文化的最核心的内容、最中心的领导观念。民族生命实践的特殊性,就在于其精神传统。
一个民族的哲学智慧,要能启发另一个民族,前提在于另一个民族的生命实践的历史展开为这种启发提供了可能。
中西哲学的会通,是异中见同,同中见异,以求互相启发。
由此观之,国学教育的核心目标是透过文学、艺术等体悟中国的精神传统。国学教育的目的是实现生命实践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