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学宫创办于公元前四世纪中叶,延续了130多年。
第一,稷下学宫气魄非凡,那里铺了宽阔的道路,建了高门大屋,成了四面八方学者们的向往之地。齐国朝廷做事总是大手笔,他们给各路学者很高的待遇,因此当时诸子百家中几乎所有的代表人物都来过,他们像平时一样身后跟着很多学生。过去孔子周游列国,也带着一批学生,像是一个流亡大学。现在,一个个流亡大学在这里集中了,这里也就成了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人数常常是数百上千。
稷下学宫解决了天下所有高等学府都会遇到的两大难题。
第一大难题,这个学宫是由齐国朝廷出资的,具有政府智库的职能,那又如何保持对朝廷的独立性?解决的方法是,学宫里的诸子都不任官职,也就是只问政不参政。因此,也不必对自己的观点担负行政责任。朝廷所需要的就是他们身处行政体制之外的独立思维,体制之内也会有很多聪明头脑,如管仲、晏婴等,但那只是内循环,而稷下学宫要提供的只是循环圈之外的声音,对于这种声音,朝廷听过之后,也可以完全不予以采纳。这叫两相自便。
第二个难题是,稷下学宫主张百家争鸣,那如何不让争鸣变成众声喧哗,嘈杂一片?答案是,稷下学宫除了欢迎来自各路自来的学者,还会隆重聘请一些真正重量级的大师来镇宅压舱,保持着清晰的学术等级评估,同时根据各路学者的学问之力成就学工,分别授予客卿、上大夫、列大夫以及稷下先生、稷下学士等不同称号,而且已经有了博士、学士之分,这就避免了在百家争鸣、言论自由的幌子下的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稷下学宫的比较对象,那就是希腊的雅典学院。柏拉图创建雅典学院的时间,大概比稷下学宫的建立早了20年,这在历史长河中应该算是同时。
提起雅典学院,首先是欧洲文艺复兴发源地佛罗伦萨的统治者美第奇家族,为了复兴希腊文化,重新建立了模拟性的柏拉图学院。
其次,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拉斐尔,画过一幅名为雅典学院的著名油画,把美第奇家族所向往的图景做了形象展现。
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并不是一幅写实油画,而是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先后创立的好几家学院都画进去了,让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学者,共聚一堂。拉斐尔甚至把自己还有文艺复兴时代的其他代表人物也画进去了,这种穿越是一种倒逆时间的注册登记,表明自己也是雅典学院的一员。
雅典学院的传统后来在欧洲中断了。
中国出现的麻烦不是中断,而是遗忘。
屈原也来过,当时稷下学宫特地给他起了一个标题,叫做“长江推举他出场”。
稷下学宫的各路学者主要来自黄河流域,鉴于地理、气候,稷下学宫政治、军事等种种原因,中国文化的高层形态有很长时间较多地集中在黄河流域,这种情况后来渐渐发生了变化,但在当时集中还是明显的。这个子那个子,说来说去都在黄河中下游,尤其是在山东一带。
对此,伟大的长江似乎有一种默默的不平,终于,长江派出了一个人,一个从山峡走出的人,他的文化分量非同小可,屈原此行具有隆重的代表性。
屈原非常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他长得很正,不怕修饰,身材也很好,瘦瘦的。个子不高不矮,玉树临风,他的方言,稷下学宫的学者们听起来有点儿费劲儿,但他的嗓音动听,他的表情有点矜持,却又通体高贵。他在学宫里显然不太合群,因此,很快回到了楚国。
他走了,在当时,他似乎走在历史的主道之外,但在此后几千年,他确认是奇迹般地成为全国民众年年祭祀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