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议课48—72读后感
一、相互滋养的生态观
生态取向教师发展理论重点不是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而是构建一种和谐的合作教师文化,创造一种成长环境,让教师在合作中共同成长。教师育人不仅仅是育学生还有育自己育同事,只有自己发展成才才能育学生,同时与同事建立合作成长的环境,促进他人发展的同时也在促进自己发展,实现教师共同成长!
观课时把自己当成助教,观课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研究者而且是课堂教学的促进者,在课堂上要把握时机及时帮助学生处理一些小问题,当然要做到适度参与,不要抢授课老师的镜头。议课时将心比心,要启发授课教师而不是改造他,要让对方享受发现和成功的喜悦。遵循“最近发区”理论,立足于教师的实际,对教师水平和能力的“最近可能区”提出建议!
二、境脉特征的真理观
某种合适的方法是针对某种具体的对象和情境而定的,这就是境脉特征,教师更需要实践性智慧!基于境脉特征的真理观,要围绕课堂上的事实和现象开展观课议课,讨论教学案例,找到蕴含着需要讨论、值得讨论的问题或困惑的教育故事,也就是说典型的有讨论价值的案例,讨论时要找到主题,问题就是主题,另外观课议课的团队是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需要伟大事物来链接!
三、关于评课,磨课,议课
评课是对课堂教学进行评论,评价,评定,对象是人,针对授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目的在于分辨差别,用于奖惩。磨课主要指向课堂改进,对象是课,对已成型的课进行打磨和加工,目的是帮助授课者完善课题。议课则是针对某一有价值的教学问题,是讨论和发现课堂中各个环节、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而认识课堂,通过议课更新教师观念,改变教育假设!
四、促进理解的对话观
观课议课时做课老师提前做观课说明,从教学背景,教学创新,教学设想和主要教学活动等几个方面说明,增进观课教师对课程设计的了解,避免只出现评课的现象!议课时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面对共同的问题,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思想,对课堂上的现象和事件进行讨论和理解不仅促进做课教师反思和改进,还促进参与的每一位教师理解教学,改进教学,让每个参与者都身在其中!同时,别人在表达观点时,学会倾听,通过倾听来成就表达者,帮助表达者实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