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纳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回想自己七年的教学生涯,好像并没有明显的成长。分析原因,不管是经验还是反思这两部分我都没有做好。可以说我有七年的的教学经历,并不能说我有七年的教学经验。
获得经验需要实践,但有实践未必能获得经验。反观自己的上课环节:备课、上课、改作业。备课时我一般就是查阅参考书,修改ppt。几乎没有好好的想过,怎样设计一个好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我想的就是我该如何讲学生才能懂,我关注的是教师如何教。而对学生如何学,学情是什么,很少去思考。课后也很少去反思本节课有哪些优缺点,需要怎样改进,上过了就抛到脑后了。等到第二年再去讲这个内容时,还是重头开始,一些好的想法和做法,没有及时记录下来,就再也想不起来了。
今年在上课时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应该记录一些好的思维结晶,或者在课堂上随机生成的一些灵感或好的解题思路。既方便以后使用,也能使自己的知识库迭代升级。要不然,每次遇到一样的问题,只会感觉似曾相识,有想法,但具体怎么解决的又想不起来。每年都在原先的基础上思考解决方法。重头再来一遍,累不说,成效也不大。如果留下记录,每次都可以在以前未解决的地方,结合自己新的感悟进行解决。这样才可以螺旋上升,积累真正的经验而不是经历。
除了积累经验,以后也要养成对经验进行反思的习惯,以杜绝经验的肤浅,狭隘和错误。从而找到教什么和学什么、怎么教和怎么学的内在依据,做一个脚下有根,心中有魂,眼中有光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