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5: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下一步教学
根据这个策略,我们在教学周期中建立了一个反馈回路,可以根据学生已经掌握和尚未掌握的具体情况,指引我们对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核查并进行教学。在上完课和学生做出反应之后,我们用学生做的东西来判断他们下一步需要学什么。学生的反应是否揭示了他们存在理解片面、推理缺陷,或者错误理解?他们做好接受反馈的准备了吗?策略五提供了一整套诊断学生学习需求类型的方法,为解决问题做准备。
策略6:设计聚焦性教学,并配以提供反馈的练习
此策略通过汇聚一堂课的焦点,解决策略五识别出来的具体误解和问题,从而支持学习。如果达到学习目标的能力由多个方面组成,那么你可以通过每次解决一个方面,发展一部分的能力。比如,解决数学问题需要选择正确策略的能力,选择策略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部分。一份科学实验室报告需要陈述假设,陈述假设就是实验室报告的一部分。一篇文章必须把引言作为一个部分。老师对能力的组成进行识别,然后每次教一部分,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所有的这些部分最终将融为一体。
针对目标领域的教学结束后,先让学生进行实践、做练习,待有所提高之后再做评价,最后给成绩。让学生有机会在获得针对性的反馈基础上修改作业、作品或表现,这比给成绩更重要。这样能够减少需要进一步反馈的学生数量,尤其是那些需要通过补救才可能达标的学生数量。对你来说这样做反而能节省时间,对学生来说也更具指导性。
策略七:为学生提供机会去追踪、反思和分享他们的学习过程
任何要求学生反映自己所学、分享进步的活动都能强化学习,有助于学生作为一位学习者来洞察自己。这类活动为学生提供的机会,去认识自己的长处,看看自己已经学了多少,感受自己如何掌控获得成功的条件。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学生加深了理解,将知识记得更牢,通过分享自己的进步,学生追求进步的决心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