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日记
健康 睡眠: 早上2点50自然醒后起床,晚上20点55分入睡,决定用自然醒的方式追踪1个月数据,再做决定。
健康 饮食: 上午9点30分钟一个苹果,下午2点45半个橙子
健康 健身: 肩20组,录制训练视频反看,注意细节,跳绳10分钟。
健康 冥想: 冥想15分钟
输入 书籍: 睡前泡脚20分钟时看【曾国藩传】,再次提醒自己读书4分法。
财富 储蓄: 今天发了工资9300,加上老婆的6900,合计16200,存了12000完,总数来到了624800.
财富 理财: 定投12000,分别新能源加仓1万,医疗加2000,目前还没有全面上涨的趋势,静观其变。
财富 节流: 今天开支16元。
反思日记
健康 睡眠: "作息和写作已经成了自己最大的成长障碍,而作息习惯又是基础,多少年来一直想做到完美状态,却总是带来更大的缺口。
这一次不得不承认,自己要退一步了,结合最近几次经验,一切的源头都是因为想在原有的日记晨修体系中,再保住2小时的写作时间,这才导致因为无法做到圆满而反复纠结。
说白了还是取舍问题,总想在早上完成一切,反而落了下乘。
根本就不可能完美的,执着如此注定失败。
就像经济学中的蒙尔代的三元悖论,你想放开外资就不可能同时拥有独立的货币体系和稳定的汇率。
这是不可能的三角,因为你从晚上8点到早上8点的时间只有12个小时,你选了A就注定选不了B和C。
如此简单的道理竟然困了自己这么久。
算了,是时候接受这一切了,你已经在这个领域反复尝试过太多次了,把各种你认为可以达到完美效果的想法都验证了一遍,也是时候接受了。
只要你还在目前的公司上班,就不会有变化。
8点下班是固定的,一个月难得有一次意外,忽略不计。
回到家在8点15到20之间。
洗完澡在30到35之间。
35到55开始泡脚【这20分钟的时间一定要有,不然就会造成一种特别紧张的感觉,之前你有尝试过在35到40就睡,一有点意外就会造成心理失衡,所以这20分钟的留白一定要有,切记。】
20点55分钟入睡,【有夫妻生活,把提面的20分钟挪过来,也不会推迟多少,理论值不会超过21点10分入睡】
一觉睡到自然醒,大概率会在4.5个小时的2点前醒一次,不用管它,这是心理作用,通过刻意训练把它改掉,
正常情况下会在入睡后的6个小时醒一次,时间大概在3点前后十分钟,根据这几天的记录是在2点50,此时是最容易失败的犯错误的。
因为你如果只睡四个周期,那么此时就应该起床了,但实际是你每次起床后都会犯困,所以你现在对睡四个周期还是不太认同的,但睡5个周期,时间就来到了早上4点30分。
一下子差了90分钟时间,基本上就把写作时间就占完了,这也是你一直无法做到规划与执行相合一的最根本原因。
像村上春树等人,是早上4点多起床,5点开始写作到7点结束。
而你5点到7点,需要完成冥想30分钟,时间等信息录入30分钟,反思日记60分钟。
这2个小时是你不想丢掉的,而压缩的话,效果就会非常差,把冥想在10分钟,反思在20分钟,就可以把这3件事情控制在60分钟内完,但你尝试过根本不行。
结果就是想睡7.5个小时,就会在早上4点30分起床,洗漱通勤,上厕所,刚好可以在5点正式开始冥想晨修。
如果睡6个小时,到是可以拥有90分钟左右的写作时间。
现在的结论很简单。
不管采取哪个作息,都不能影响到5点到7点的晨修,也就是最迟要在4点30分起床。
而你对自己的要求也很简单,克服掉心理障碍,让自己能够接受6小时睡眠,在早上3点自然醒后就起,不要懒床。
不然睡又没睡,写作也没有完成,两边都没做到。
其实回看这么多年的记录,自己在早上的写作时间并不多,光想没有落实,反而影响到日记体系。
这一次再尝试一下,看这种模式是否更合适。
加油吧,只要不放弃总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三省 言: "今天闲聊100分钟,妄言的毛病又犯了,虽然有一些新的观点表达出来了,却对自己并没有什么提升。
在这个错误领域自己一直在犯着相同的问题,就是抱着一种在其它人面前体现一种优越感的心态,带着炫耀的成分居多。
这个毛病从底子上看是管不住自己的嘴,但从更深的层次是对时间的认知不足,对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够狂热,所以情愿花时间陪别人闲聊,也不愿意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在开口之前心理就已经知道是错的,却偏要继续。"
三省 行: "今天刷B站220分钟,近4个小时,随着学习体系的崩溃,已经越难纠正,甚至产生一种摆烂的心态,这才是导致不想写作看书的根本。
看来不解决掉作息问题,是无法回归原来正常模式。
目前还有希望扭转,当什么时候连反思都懒着记录时,就彻底没救了。
所以自己一定要在5月结束时,把一切都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