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日月
传统的课堂,需要珍视与呵护,也需要保持敏感与警醒,教育有传统,课堂也有传统。如何理解和把握课堂传统呢?
第一,打破对传统的偏见或成见。
第二,理解课堂传统对自身成长的价值。
第三,学会把握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传统。
第四,学会融会贯通不同的课堂传统。
第五,再造属于自己的课堂新传统。
在课堂传统中,有哪些需要我们珍视与呵护呢?
1、“五环节课堂教学结构”(组织教学、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具有科学的学习理论基础。
2、传统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
3、传统课堂也能够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4、传统课堂符合班级教学实践的实际需要。
5、传统课堂满足了教育普及化和大众化的需求。
6、传统课堂更适应实践性知识和技能的教学。
7、传统课堂中的反馈及时且可控性强。
在传统课堂中,我们要对哪些弊端保持敏感与警醒呢?
首先,传统课堂存在“四强”现象,即“强知识、强理智、强教师、强割裂”。
其次,传统课堂存在“五弱”弊端,表现为“弱生活体验、弱情感学习、弱学生立场、弱互动对话、弱开放下移”。
尊古不复古,守正不守旧。面对课改大潮,传统课堂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要汲取传统课堂精华,在此基础上,融入新课改的思维方式,重构适合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学新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