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译文
强至在担任开封府仓曹参军的时候,皇宫中的油幕堆积的太多,终于引发了火灾。按照法律的规定,相关官员全部都会被判死刑。
强至主审这个案件,怀疑起火的原因,于是招募的业内的专业人士咨询。业内人士说:“制作油幕必须得使用其他的材料,混合得久了,就容易引起火灾。”于是,强至将自己的结论上报给皇帝。
仁宗皇帝就明白了这里面的关窍,说:“当年真宗皇帝的陵墓起火就是因为油衣,和现在的情况是一样的。”主管官员因此而被从轻发落。故事出自行状。
按:南梁天监年间,长沙宣武王就要下葬了,结果因为库管疏忽,导致油络失火。当时要找一个人为此负责。
御史中丞乐蔼说:“当年晋武帝的库房着火,张华认为是堆积的油幕太多导致的。现在如果库房里面有灰,那就不是主管官员的过错。”然后检查了一下,果然有积灰。当时的人都称赞乐蔼博物弘恕。这个故事出自南史乐蔼传记。
这也火灾都是因为油料堆积导致的,并不是认为导致的。主管的官员有看管不严谨的责任,但是如果以放火的罪名判处死刑,实在是冤枉。
02
原文
强至祠部为开封府仓曹参军时,禁中露积油幕,一夕火,主守者法皆应死。
至预听谳,疑火所起,召幕工讯之。工言:“制幕必杂他药,相因既久,得湿则燔。”府为上闻。
仁宗悟曰:“顷岁真宗山陵火起油衣中,其事正尔。”主守者遂傅轻典。亦见行状。
按:梁天监中,长沙宣武王将葬,而车府忽于库失油络,欲推主者。
御史中丞乐蔼曰:“昔晋武库火,张华以为积油幕万匹必然。今库若有灰,非吏罪也。”既而检之,果有积灰。时称其博物宏恕。出南史乐蔼传。
此皆油中火发,非人所致。主者但有守护不谨之罪尔,坐以失火,则为冤死也。
03
补
谳(yan,四声,艳):本意为审判定罪,这里应该是名词,犯人的供词或者是卷宗。
仁宗:即北宋仁宗赵祯,北宋第四位皇帝。北宋在位最长的皇帝,白瞎这么长时间。虽然他在位期间被称为“仁宗盛治”,就他的业绩来说,这个评价里面至少注入了一个太平洋的水。
天监:南梁武帝萧衍使用的第一个年号。
乐蔼: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功臣,宗悫的外甥。他也被梁书称为“博物弘恕”。
张华:西晋宰相,封广武县侯,后进封壮武郡公,传说是张良的后裔。他编纂了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
04
感
强至这个人前两天刚出现过了,就不多赘述了。
纵火这种事,向来都是大罪,我揣测在皇宫里面纵火那铁定是大罪中的大罪。不过皇宫里面的规矩多,主管官员的责任确实可能没有那么大,就因为这个被判死刑确实是比较冤枉。
后面乐蔼的故事我们智囊中也讲过,在“0408乐蔼”,搜索历史消息可得。
不过,这两个案子应该还是没有引起特别严重的后果,所以就从轻处理了。我说的特别严重的后果是烧死几个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