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有效教学,进行适度教育
在课堂教学表面化、形式化以致效率低下的背景下,有效教学、有效课堂的研究非常有必要。从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来考虑,从学生要享受愉悦的课堂生活来考虑,我非常认同书中所提出的“合适效率”,对学生进行适度教育。因为高强度高密度的学习活动会把学生的精力咋干了学生已疲惫的状态就走进下一节课堂这一节的高效,就会导致下一节的失效,这不是一种合作协作的行为方式。
通往有效教学可以有以下路径:
1.先学后教,自学领先。有效教学为什么一定要先学,而且提倡自学呢?这是因为先学和自学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责任。其次,先学和自学可以让学习变得又准备。第三,先学和自学可以满足学生自我发现的需要。
我们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指导学生自学:引起学生鲜血和自学的好奇心增强他们先学和自学的兴趣和热情;指示学习内容的重点和要点;给予方法和策略的指导。学生预习后我们老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有所作为:一是组织学生交流自学的成果,让学生把懂的东西说出来,这可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还可以发现学生理解错了的东西,加以引导。二是做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发展相应技巧,使学生获得处理相关问题的优化方法。三是有更多的时间处理学生可能忽视的缄默知识,如:梳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体会知识的价值,理解知识的发展,培养对数字、空间、语言、美的感受等。
2、不会才教,以教导学
我们老师需要反思教什么的问题,也要反思怎么教的问题。我们要教学生不会的,教的有效性表现为:引导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过去一知半解的东西,接受和感受过去不知道的东西,并进一步引发其探究未知的热情和兴趣。这就需要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学生会了的,让学生来交流,教师注意引导、倾听和小结。学生不会而需要小组合作的,教师组织小组合作,需要老师讲解指导的,老师再进行讲解指导。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所以我们要了解—指导—最终达到学生会学。
3、注重优化、体验快乐
我和有效教学是理想课堂的一个目标,理想课堂还有一个目标是让学生经历和享受美好的课堂生活。注重优化是为了“习有所得”。不仅关注知识和技能所得,还要明白同伴之间的友谊、开阔的视野、充实的内心、自我认同和实现都是重要的所得。在实践操作方面注意交流、优化、快乐。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的基本路径和课堂结构为:有效先学和自学—展示、分享学习成果—对话共同困难和问题—优化改造学习经验—体会感受学习喜悦。
二、教师如何理解自己
1.教师的隐喻
在这一部分作者分享了“从教书到导游”这篇文章,读后很受触动。教师是要教书的,但教师又不能仅仅是教书。教师是教学生的,这又表达不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动作用和生长过程。教师是育人的,又只强调了教师为学生的生长而付出,没有描述出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享受教学过程中创造的喜悦。最后作者用“教师是导游”来阐述了自己心中最好的教师的定义。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是激发学生探索,让学生从中获得快乐和进步,当教师从奉献心态转向审美心态的时候,教师的职业生命将永葆青春。
教师是促进学生学习生存的本领,获得生存的智慧,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人。
2.成为“明白”的教师
史铁生在活着的事中说:我喜欢申花队的“更进一步”,但不赞成国安队的“永远争第一”。更进一步是生活策略,永远争第一是生活目标。生活策略是战胜自己,生活目标是战胜他人。我认为有了生活策略我才不至于堕落,而为了实现生活目标,我却常常痛苦,所以不如眼睛盯着进步和改善!所以我们要做“明师”,也就是心里明白的教师,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在干什么,知道自己生活的目的和意义,也知道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要做明白的教师,需要一种研究的转向,把自身作为研究对象,审视自己、研究自己。审视和反思教学有效性有没有变化。审视和反思教学自觉性有没有变化。审视和反思教学效能感有没有变化。
3.在改革道路上“有所畏”。在看到教育意义和作用的同时,要有风险意识。你对学生采取了这种教育,那么其他的教育就可能受到影响,所以要有敬畏之心,再改的念头出现时,心中有所畏,多考虑一下。
4.欣赏脚下的风景
在没有其他道路的情况下,要把走属于自己的道路的过程变得愉快一些。如果你就在这山上,到不了另外的山,那你最好学着欣赏这座山上的风景。
5.尽己力而谓之中
余秋雨先生在《千年庭院》中说:“一个教师所能做到的事情十分有限。我们无力与各种力量抗争,甚至在精神许可的年月里,守住那个被称为学校的庭院,带着为数不多的学生参与一场陶冶人格的文化传递,目的无非是让参与者变得更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而对这个目的所能达到的程度,又不能期望过高。”
帕尔默在《教学的勇气》中说:“毫不奇怪教学牵动着老师的心,打开教师的心,甚至伤了教师的心——越热爱教学的老师,可能就越伤心……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被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我们需要修炼这样的勇气,也需要修炼自己的信心。
6.如何理解“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不会教的学生”。
这句话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要靠学生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对于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责任是促进和帮助,教师是无法代替学生去实现的。这句话夸大了教师作用的时候,也在要求教师承担不该也不能承担的责任。
作为教师,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看成在确立一种积极的学生观。尽心了,充分运用了自己的智慧,促进学生进步了,你就问心无愧。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尽己力而谓之中”。
三、怎样理解学生
1.用什么视角看学生
面对群山,大声地骂一句:“你笨蛋”,结果是此起彼伏的回骂:“你笨蛋、你笨蛋……”,相反,你热情的呼唤:“你好啊”,群山也会热情的回应“你好啊、你好啊.......”。同样,我们看待学生你要转变心态,转变视角。要尊重他们、重视他们、信任他们,给他们机会,他们往往也会还我们惊喜。
2.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每个学校都有一些认为自己没希望考上高中自暴自弃的学生,作为老师我们怎样去转化他们的思想,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方法如下:不要将升学作为学习目标和动力。使他们认识到他们不是为了中考而学习,而是为了未来美好生活而学习。不用陈旧的观念和知识教育学生,而是关注未来,引导学生适应变化。
3.怎样让学生听老师的话
首先以师爱为前提。其次以失能为保障。三是以师表为指引。
4.最好不称呼“差生”
用“后进生”代替“差生”的称呼。后进生只进步比较慢,水平比较低的学生。使用后进生时,前面加上限定词。如:学业后进生、行为习惯后进生等。这样既承认了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又肯定了他们以后发展的可能性,从而将心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5.如何批评学生
泰戈尔在《新月集.审判官》中说:“只有我才有权去骂他,去执法他。因为只有热爱人的才可以惩戒人。”
我们批评学生要想让学生停止错误行为,又不伤学生自尊心要做到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批评的动机应该出于关心和爱护,而不是出于讨厌和不满,不要为了维护个人微信而批评学生。另外就算出于关心和爱护,批评的话语和方式也要和他所犯的错误相称,不能不公平。其次,批评时,对事不对人,可以批评行为,但不要批评人格。第三是批评时尽量单独批评学生,不要在他人面前甚至大庭广众下批评学生,要给学生留一些面子。第四,批评以后要做好善后工作,引导学生理解你的良苦用心,不要让学生误会你,甚至产生仇恨,从而与你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