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梁树丽
三月份对于杨诗云老师来说是最充满意义的。她16号在老梁读书会分享了《原生家庭》,25号在网研社英语组分享《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阅读课教学设计》,31号就是昨天在张爱敏工作室读书会分享了《如何阅读一本书》。
诗云老师这个月的两次读书是带着目的的,因为带着目的看书的时候,我们就需要了解一本书的框架和脉络,我们得知道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整本书在谈什么,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这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在哪里,这本书解决了什么问题……当我们学会追问的时候,我们的思维也就提升了。
正因为带着目的,第一个方面是诗云老师认真读完了这本被搁置几年的书,她挑战了自己的不喜欢;第二个方面就是诗云在读书分享课件设计的思维导图上基础上又加入了视频来辅助论证书的价值与观点,这样的添加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所以对诗云老师来说这一次的读书分享是把书中理论应用到实践又一亮点。
如果每本书的知识不能通过有效的途径转变为能力,再多的量也是一种沉没的时间成本。重要的不是读书数量,而是真正把一本书读懂、吃透。
所以我建议不会阅读或者初涉阅读或者想让自己在阅读上更上一层楼的读者,我们都需要来读一读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
我们知道得阅读者得天下,所以阅读的起点一定是父母和老师,其次才是孩子。当然对我来说,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如果有阅读的能力,我们自然就会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做阅读题,同样我们读书带来的更大的好处就是学生的崇拜,因为崇拜所以服从管理。
我的英语课堂上就是这样。我在不断用阅读进行思想渗透,每两个星期五会让孩子们听一本书,当然在班上我也会讲书,我喜欢用故事做教育,让一切静悄悄的落,因为阅读,我们才润物细无声。
诗云和我都是英语老师,我们在读书分享的时候习惯用why,how和what这三个词来设计目录,这和语文老师的设计的目录自然又不一样,所以我们很容易从目录设计中看出分享者是教什么科目的。
其实读书也是如此。
我们拿起一本书,首先要做的不是读,而是观察。我们需要从书的封面开始,看标题,看图片,看作者,看出版社等等,很多时候我们只从书名上就能明白这本书要讲什么,就如这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
我们必须搞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处在阅读的哪一个层次上面,因为不同层次的人自然选择的读书方法不同。
对于我来说,我应该是介于第三和第四之间,因为主题阅读是一个深度阅读,它需要合作才能更好地达成目标,所以要搞这个主题阅读就需要借助团队行走的力量,目前我们杏坛网研社语文组的老师们做得是最好的。
我们英语也可以搞主题阅读,比如我们可以把教材先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进行分类,然后在教材的基础上添加阅读材料,当然我们要从低年级开展阅读的话,我们需要用分级阅读的形式去推进。
我读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只用了三天的时间,我们遇到她们说得难读,或许这和我带着how的心态来寻找答案有很大的关系,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头脑子出现的是英语作文,这篇建议类的作文我设计成“总分总”的写法:这本书要解决什么问题——书中提供了哪些解决方案——画龙点睛,总结升华。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篇“作文”,我就会沉浸在书中好好读,认真体会,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探寻。
阅读的方法最多的时候需要自己去定义,我们一方面借鉴书中的建议,一方面我们还必须有自己的路径,当然最基本的是我们的态度,我们必须拿出真正的热爱,去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而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
既然是方法肯定有对比,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人,而我们是中国人,所以我们需要拿一本我们中国人的读书方法和它做对比,于是我又借了樊登老师写的《读懂一本书》。
我觉得樊登老师在讲读书法的时候比美国的作者讲得更透彻清晰,尤其是樊登老师提出的书中画线做笔记这一章,他向我们说了8条评判标准,我们一起来对比观察一下。
当然对我来说,我是不喜欢做笔记的那个人,而且我也不喜欢做读书笔记,所以这个习惯也影响到了我的课堂教学,我没有让学生拿笔记本做笔记的要求和习惯,我觉得这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与做读书笔记相比,我更喜欢写读书感悟,我觉得这是我追求的更有趣更有价值的笔记,所以我每次读完一本书的时候,我都会写一篇读后感。
会读书更要会讲书。
所以我们老梁读书会的每一个成员加入后,我都会要求他们做读书分享,因为讲书是能力的加速器。
如果让我在阅读的四个层次上再加一个层次的话,我想加上“讲书”,因为讲书是读书的最好升级,是所有读书法的最好代言。
在读书分享后的研讨环节,我们请南阳的梁波涛老师给我们做指导,波涛老师很早就走在了阅读的路上,她不仅写简书,而且还写小说,诗歌等等除了张爱敏老师,她是工作室中阅读最为厉害的一个人。
向优秀学习,我们一直在路上。
今天上午我需要把这本书再读一遍,同时我也要学习做好笔记,向波涛老师和诗云老师一样用文字记录文字,用文字推动文字。
同时我也要向郝月月老师学习,用班级阅读推动读书热爱,虽然阅读这条路不容易走,但是有书就有了力量。
感谢参加读书的小伙伴,感谢诗云的精彩分享,感恩阅读给我带来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