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由唐秋兰老师推荐我们工作室所有成员收看整本书阅读中导读课也就是推荐书目的优秀课例。我只看了两个网址的课题:一位是贵州师范大学贵阳附属小学徐娟老师的课,还有一堂是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城南小学刘斐老师的课。从整体上来看两节课都属于推荐书目课,同样是推荐二年级下册"读读儿童故事"的内容。我就这两堂课谈谈自己的一些观后感想吧!
一、 导入不同
徐娟老师采用的是猜谜语导入新课,而刘斐文老师采用的是联系生活导入。从形式上来看徐娟老师的导入更吸引儿童的眼球与兴趣。孩子们会随着徐娟老师的引入慢慢对儿童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刘斐老师的。他首先让大家回忆之前我们读过哪些书籍,然后列出一些我们读过的一些书目,如《小鲤鱼跳龙门》《歪脑袋木头桩》《一只想飞的猫》等。这些书都是关于什么的书籍呢?这些都是关于童话的书籍,里面有趣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让我们爱不释手,这节课我们继续向快乐读书吧进发,一起来读读儿童故事。读完快乐读书吧主题顺势提出什么是儿童故事?她开头紧紧围绕三个问题来展开:1.故事里的儿童是怎样的?2.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看什么?3.快乐读书吧推荐了哪几本书?
二、侧重点不同
刘菲老师整堂课就围绕三个问题慢慢展开:首先读课本上的内容交流第1个问题。儿童故事里的人物不同性格不同,可能会有不一样的奇遇,所以呈现出来的儿童形象也大不相同。儿童故事就是指儿童的生活或经历。第2个问题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看什么?让同学观察书本上的小小便利贴明白这节课要学会看目录。因为上节课快乐读书吧,我们学会了看封面和封底。这样感觉前后有衔接很连贯,而徐娟老师通过谜语导入之后就教同学们看封面搜索信息,然后再看封底,再去看目录与页码。之后用顺序读、选择读、重复读的方法,选择内容来和大家分享如何去读。我个人觉得没有刘斐老师的课堂目标简单明确。
三、推荐的形式不同
徐娟老师推荐形式是听读书中的精彩片段或猜测书名验证自己所想的方式去引导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或感兴趣的部分。接着教学生去制定阅读计划及制作阅读记录卡。而刘斐老师就紧紧依据书本上快乐读书吧推荐的4本书来展开。她是引导学生一本书一本书地去了解大致的内容并引起学生的兴趣。如第一本《神笔马良》这是一个神奇的故事,也是一个和正义有关的故事。是什么样正义的故事呢?你感兴趣可以去读一读。第二本《七色花》七色花的每一片花瓣都能赋予人神奇的力量实现心中的愿望,其中哪个愿望最令她感到快乐吗?第三本书《一起长大的文具》有哪些玩具陪作者一起长大?第四本《愿望的实现》儿子很调皮,爸爸很严厉,之后他们身份调换了,儿子遇到了许多一系列的烦恼。这些书多有意思啊,这么多的书,我们来如何来安排阅读呢?老师过渡的非常的紧凑。刘斐后面就围绕一本书如何去读,去制作读书卡,安排阅读计划表为例开展教学。其中读目录时就出示了几种目录对比。让学生明白左边是故事标题右边是项码只是体现的形式不一样。
同是一堂导读推荐课,而且都是推荐二年级下册的儿童故事。但是两位老师讲的形式不一样,方法不一样,完全体现出了同课异构的方式。让我在整本书阅读的道路上又重新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