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单元《My future》的教学中,我围绕“未来职业梦想”这一主题,以新课标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了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职业词汇和表达未来意愿的句型,同时激发他们对未来的思考与规划。回顾整个单元的教学,既有值得肯定的成效,也存在需要改进的不足。
一、成功之处与亮点
首先,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通过播放不同职业人士的工作视频和展示图片导入单元主题,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我的梦想职业”小组讨论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运用“I want to be a/an...”等目标句型交流自己的理想,课堂气氛活跃。这种真实语境下的语言运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其次,任务型教学法取得了较好效果。我设计了“绘制未来名片”的任务,让学生用英语写出自己的未来职业梦想及原因,并配图展示。这一活动综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优秀作品的展示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此外,跨学科融合丰富了单元内涵。我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职业平等与尊重”的内容,引导学生讨论不同职业的社会价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许多学生认识到,梦想不应局限于传统“成功职业”,任何为社会贡献的职业都值得尊敬。
二、不足与改进方向
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是学生语言积累的差异导致参与度不均。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能流畅表达复杂想法,而基础薄弱的学生仅能使用基本句型。未来教学中应更注重分层设计,为不同水平学生提供差异化支持,如为能力较弱学生提供句型框架和词汇库,为能力较强学生设计更具挑战性的拓展任务。
其次,语言运用的真实性和实践性有待加强。学生虽能掌握课堂句型,但在表达个人未来梦想时,语言略显模板化。下个教学周期我计划邀请家长中的不同职业者分享工作体验,或组织虚拟职业体验活动,让学生更直观了解各种职业,使语言表达更有内容、更具个人色彩。
最后,评价方式可以更多元。目前评价仍偏重语言准确性,对学生的创意、合作精神和思维深度关注不足。未来应增加过程性评价比重,采用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更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表现。
三、总结与展望
总体而言,《My future》单元教学实现了既定目标,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上都有收获。他们不仅学会了用英语谈论职业梦想,更重要的是开始了对未来的初步思考。作为教师,我深知教学改进永无止境。未来我将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创设更真实的语言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英语学习中自信地表达自我、勇敢地憧憬未来。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传授,更是为学生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户,帮助他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