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教学”学习笔记之四十八(1217)
今天谈谈指向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为儿童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
康德认为:“教育就是以人类给个体的未完成性状态为起点,以人的向善倾向和人类已有的发展状态为依托,以人性的完善为目的。教育是一个引导自我完成的过程。窦校长认为,教育是一种引领性服务。其服务意识意在强调教育是一种义务而不是一种权利,更不是一种恩赐;教育是根据学习者的需要,通过语文主题教学,不仅提升儿童的语文综合素养,培育儿童的价值观,还为儿童发展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儿童的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而这正是教育的终极目的。
1.为健全完整人生奠基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当孩子走进校园,开始他生命的体验时,教育给予他们的是快乐还是痛苦,是提升还是压抑,是创造还是束缚?这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行为,更取决于教师全新的、适应未来的教育理念。基础教育的意义,不在成就,而在奠基。21世纪初,窦校长提出了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其指向就是为生命奠基。随着对主题教学探索的深入,窦校长对为生命奠基的认识更加深入和清晰,把生命具体化,进而提出了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办学使命。在这里,聪慧指自然人通过受教育,走向聪明而富有智慧的过程;高尚是指自然人通过受教育,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从而走向高尚做人的过程。
把聪慧与高尚的人生作为师生追求的终极使命,这就意味着坚决摒弃了当前基础教育知识本位和学科本位的弊端。教师的第一身份是教育者,其次才是学科教师。教师要认识到教育不仅是教给儿童既定的学科知识,而且是要培养儿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关注到儿童生命成长的各个方面最终回到教育的原点;也意味着坚决摒弃了当前基础教育“应试教育”的弊端,也防止用素质教育作掩护的无所作为,即不唯分数,却因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赢得分数,实现素质教育与优异学习成绩的统
2.指向儿童核心素养
把聪慧与高尚的人生作为师生追求的终极使命,并不意味着把儿童当作实现目标的工具,反而更强调对儿童生命成长节点的发现与其自身成长的尊重。从这一角度出发,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关于儿童的问题,儿童立场是教育的根本立场。儿童立场有着丰富的内涵,但其特质与核心在于如何看待儿童的成长和对待儿童。因此,主题教学坚持“儿童站在课堂正中央”,整合一切有利于儿童成长的课程资源,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通过挖掘文本的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整体提升儿童语文素养,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尊重儿童的独特感受,张扬个性、提高参与意识,使儿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儿童树立远大的目标?清华附小结合学校自身特点,连同家长、学生,把来自各方的教育期待进行了整合,寻求最大公约数,化为学生六年的成长样态:健康、阳光、乐学。并把这三个关键主题从自我发展、文化修养、社会参与三个维度,以及优先级原则,初步细化为前文强调的以下五个核心素养:身心健康、善于学习、审美雅趣、学会改变、天下情怀。总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聪慧与高尚将撑起“人”字的一撇一捺,使儿童走向完整健全的人生。核心素养的探索和提出,为学校课程设计、教学实践以及管理机制等植入了育人的“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