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小理论,叫做“乐观失灵”。
在这个正能量四溢的时代,当有人在朋友圈发布与“不快乐”相关的状态时,我们是否会不以为然地说“真矫情”?然而,鸡汤贩子们所倡导的“积极心理学”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观,坚信“最好的将会到来”。
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 Gabriele Oettingen 二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究一个问题:凡事都往好处想,保持乐观的心态,真的会更容易成功吗?实验结果却表明,过度乐观的思考往往会成为我们的阻碍。它可能会麻痹我们的意志,让我们误以为达成目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越是盲目乐观,就越难以实现目标。
20 多年前,Gabriele Oettingen 进行了一项实验,让减肥的女性被试在减肥之初,设想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完成项目。此后, Gabriele Oettingen 进行了大量后续研究,观察了更广泛的被试群体,包括不同年龄、国籍以及有着不同目标的人。所有研究都得出了相同的明确结果:那些抱着乐观幻想、认为能够顺利达成目标的人,他们的乐观情绪对成功并无帮助,反而阻碍了梦想的实现。
为何乐观会无效?Gabriele Oettingen 得出的结论是,对未来的乐观幻想对健康有益,但会削弱追求目标的行动力。在她 2011 年的另一项研究中,两组大学生被要求记录对未来一周的设想。其中一组只是假设“这一周会过得不错”,而另一组则需要写下任何他们想到的东西。最终,前者的表现不如后者,学习和工作的完成度也更低。
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 Toni Bernhard J.D.认为,目标之所以成为目标,是因为它并非轻易可得,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实现。实现目标的过程必然伴随着痛苦。因此,仅仅告诉自己“我一定能成功”并无太大益处。
此外,与我们的想象不同,“快乐”这种情绪原本就与更差的表现相关。为了说明“快乐”和“忧伤”的情绪对完成任务的影响,我们来看 2008 年刊于 Developmental Science 上的一项研究。在两组针对儿童的控制组实验中,听“快乐”乐曲的孩子在测验中的表现比听“悲伤”乐曲的孩子差得多;观看欢乐视频的孩子得分最低,而观看中性和悲伤视频的孩子得分相差不大。
虽然乐观可能导致失败,但我们并非建议人们放弃所有的乐观想法,变得完全现实、专注于障碍。这样做其实有些过犹不及。研究表明,过于现实、从不幻想的人,结果并不比盲目乐观的人好。
根据 Gabriele Oettingen 的分析,拥有“既乐观又现实”的心态和思维过程的人最容易达成目标。当拥有一个愿望或目标时,他们会先花几分钟时间幻想愿望成真,然后转换角度,考虑实现愿望所面临的障碍和所需的努力。这个过程被称为“心理对照”。在实验室中,这种心理过程已被证明对于目标的实现非常有效。当被试者对合理、可实现的愿望进行心理对照时,他们会更有干劲,取得比纯粹的乐观幻想者和极端现实主义者更好的结果。当被试者对不合理、无法实现的愿望进行心理对照时,他们会放弃这个愿望,转而追求更合理的抱负。
在一项关于健康饮食和运动的研究中,Gabriele Oettingen 将被试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进行“心理对照”,四个月后,该组每周的运动时长是对照组的两倍,并且吃更多的蔬菜。其他研究还发现,尝试心理对照的人更容易从慢性背痛中恢复,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在学校取得更好的分数,在工作场合更好地承受压力。
总之,单纯的乐观可能会让你心情愉悦,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对你真正有益。只有真实地看到自身的局限,客观地认识自己与目标的差距,才能做好事情。盲目乐观,尤其是高估自己,会让你永远无法摆脱失败的阴影。在真实的前提下,适当幻想目标的达成,才是最有益的做法。
此外,个人经验补充:你可以用悲观的态度低估环境,但最好用乐观的态度相信自己通过行为改变环境的能力。也就是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起点低,像傻子一样相信自己在过程中的行为能力和改变能力。这种心态可以在理智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增强竞争力。
原理:将乐观寄托在可控元素上,将悲观安置在可控范围之外。
今日电影推荐《不一样的天空》
生活本糟乱,长天永蔚蓝。
今日阅读任务:王小波的文章
《高考经历》《盛装舞步》《有与无》
一、逗号、句号的使用妙处。
(1)多提醒自己用句号。下观点类信息,或想用缩句手法的时候,尤其要注意。
例子:这位同学走了以后,我们停了一会儿。年兄问道:刚才那个人说了什么?我说:不知道。这个人好像有毛病——咱们怎么办?年兄说:不理他,接着跳!直到操练完毕我们才回宿舍拿书,去阅览室晚自习。第二天傍晚,还在老地方,那位小眼镜又来了。他皱着眉头看了我们半天,忽然冲过来说:那件事还没公开化呢! 说完就又走了。——王小波,《盛装舞步》
优势:
1.有顿挫感与节奏感
2.增强语势和沟通魅力 (注意,日常沟通时也是如此,语速放缓、语调压低、信息简短有力,是吸引力的一个套路。)
(2)逗号的用法像喝水:一次少饮,小口多饮。一个长句中,要注意多设置逗号。
例子:在此之前,我只上过一年中学,还是十二年前上的,中学的功课或者没有学,或者全忘光。家里人劝我说:你毫无基础,最好还是考文科,免得考不上。但我就是不听,去考了理科,结果考上了。家里人还说,你记忆力好,考文科比较有把握。我的记忆力是不错,一本很厚的书看过以后,里面每个细节都能记得,但是书里的人名地名年代等等,差不多全都记不得。——王小波《高考经历》
优势:增强节奏感,给读者缓冲信息留下注意力的时间与空间,减少文字符号的压迫感。
《高考经历》
- (因此,数理化对我来说,还是相对好懂的。最要命的是这类问题:一件事,它有什么样的名分,应该怎样把它纳入名义的体系——或者说,对它该用什么样的提法。众所周知,提法总是要背的。我怕的就是这个。文科的鼻祖孔老夫子说,必也正名乎。我也知道正名重要。但我老觉得把一件事搞懂更重要——我就怕名也正了,言也顺了,事也成了,最后成的是什么事情倒不大明白。我层次很低,也就配去学学理科。)
分析:这指出了中国传统文人所主导的弊病:形式流畅,却不解决实际问题,有时过于注重名教,扣帽子,上纲上线,反而容易耽误事情。正如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应当明白,理解事情的本质比死记硬背更重要。 - (“十次路线斗争”比这里解释的还要难些,因为每次斗争都分别是反左或反右,需要—一记清,弄得我头大如斗。坦白说,临考前一天,我整天举着双手,对着十个手指一一默诵着,总算是记住了所有的左和右。但我光顾了记题上的左右,把真正的左右都忘了,以后总也想不起来。后来在美国开车,我老婆在旁边说:往右拐,或者往左拐;我马上就想到了陈独秀或者王明,弯却拐不过来,把车开到了马路牙子上,把保险杠撞坏。后来改为揪耳朵,情况才有好转,保险杠也不坏了——可恨的是,这道题还没考。)
分析:此段运用了荒诞派写作手法,通过夸张、对比、双关和想象力等手法,展现了一种可控状态下的失控,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夸张。这需要一定的脑洞和迁移能力。正如鲁迅所说:“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我们要保持希望和乐观,即使在困境中也能找到光明。 - (京郊某中学毕业班的学生,数学有人教的,可考试成绩通通是零蛋,连个得 0.5 分的都没有。把卷子调出来一看,都答得满满的,不是白卷。学生说,这门课听不大懂,老师让他们死记硬背来的。不管怎么说吧,也不该都是零分。后来发现,他们的数学老师也在考大学,数学得分也是零。别人知道了这件事都说:这班学生的背功真是了得。不是吹牛,要是我在那个班里,数学肯定得不了零分——老师让我背的东西,我肯定记不住。既然记不住,一分两分总能得到。)
分析:这段话对死记硬背、教条主义进行了讽刺。有时候,收放自如往往能产生更强烈的效果,留下令人回味的余地。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们应该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发挥想象力,灵活运用知识。
《盛装舞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