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 【原文】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yāo)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译文】
孟子说:“有天赐的爵位,也有人给的爵位。仁、义、忠、信,乐于行善而不疲倦,那是天赐的爵位;做到公卿大夫,那是人给的爵位。古代的人修养他天赐的爵位,人给的爵位自然跟着来了。现在的人修养他天赐的爵位,是要用来追求人给的爵位;一旦获得人给的爵位,就丢弃天赐的爵位,那实在太糊涂了,结果连人给的爵位也一定会失去的。”
11·17 【原文】
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①,赵孟能贱之。《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②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wèn)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③。”
【译文】
孟子说:“想要尊贵,这是大家共同的心愿。每个人自己都有可尊贵的东西,只是不去思考罢了。别人所给予的尊贵,不是真正的尊贵。赵孟让一个人变得尊贵,赵孟同样可以使他沦于卑贱。《诗经·大雅·既醉》说:‘既有美酒使我陶醉,又有美德使我满足。’这是说,对仁、义感到满足,也就不羡慕别人肥肉细米的滋味了;美好的名声与广泛的赞誉加在自己身上,也就不羡慕别人的锦绣衣裳了。”
【注】
① 赵孟: 春秋时晋国的大臣赵盾,字孟。 他的子孙也都被称为赵孟,是握有大权者的代名词。
② 愿:羡慕。
③ 文绣:绣有花纹的衣服,一般为有爵位的人所穿。
11·18 【原文】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①。亦终必亡而已矣。”
【译文】
孟子说:“仁战胜不仁,就像水战胜火一样。现在实践仁的人,就像用一杯水去救一车木柴燃起的火;火没有熄灭,就说这是水不能战胜火。这样就给了不仁最大的助力,最后连原先的一点点仁也会丧失的。”
【注】
① 与:帮助,助长。
11·19 【原文】
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tí)稗(bài)①。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译文】
孟子说:“五谷是各类种子中的精华,如果没有长到成熟阶段,反而比不上稊(tí)米与稗子。谈到仁的作用,也在于使它成熟罢了。”
【注】
① 荑(tí):同“稊”,稗子一类的草,结实甚小,一般用作饲料,荒年也用来充饥。
11·20 【原文】
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gòu)①;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译文】
孟子说:“羿教人射箭,一定要求把弓拉满;学习的人也一定要求把弓拉满。高明的工匠教导人,一定要用圆规与曲尺;学习的人也一定要用圆规与曲尺。
【注】
① 彀(gòu):把弓拉满。
【心得】
杯水车薪:一暴十寒、浅尝辄止,都是在说同一个问题:击穿阈值,就像水在99℃之前都是平静的,只有到100℃了才会沸腾。此处请参看《刻意练习》。
天爵人爵说的是《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中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的关系。
人的《自尊》来自于内在的自我认可,不来自于外在的因素(比如高官厚禄或者权力地位)。
孟子经常用“仁者如射”作比喻,力量和技巧相辅相成,因为力量不够就射不到靶子,技巧不够就射不中靶心。坚持和反思相辅相成,坚持如力量,反思是总结方法。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和善而坚定,就是温柔以及有边界地对待他,温柔和善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安全感;有边界让他懂得规矩。
不断地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维度,让问题不再是问题。《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