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译文
后魏的司马悦曾经担任豫州刺史。当时上蔡有个人叫董毛奴,带着五千钱在路上被谋杀,有人怀疑是张堤截杀了董毛奴。好巧不巧的,张堤正好有五千钱的进账。
张堤害怕被刑讯逼供,就直接承认了谋杀的指认。
司马悦觉得这里面有疑点,于是找到董毛奴的哥哥董灵之询问:“这强盗杀人劫财,一定会留下什么线索,你在现场有什么发现没有?”
董灵之回答道:“我在现场得到一个刀鞘。”
司马悦命令董灵之将刀鞘那给自己,检查了一下说:“我看着不是一般二般的大路边货。”于是司马悦着急州里的刀匠,然后将刀鞘给他们看。
一个叫郭门的刀匠,说这个刀鞘是自己做的,去年的时候卖给自己的邻居董及祖。
司马悦就将董及祖召唤来询问。董及祖就直接全部交代了。而且董灵之还发现董及祖身上穿的皂襦也是董毛奴的衣服。
于是就将张堤释放了。
这个故事出自司马楚之的传记。司马悦就是司马楚之的孙子。这个故事没有收录在旧集。
按:司马悦之所以能够找到董及祖并能够让他认罪伏法,这里面虽然说是司马悦有高超的智慧,但是也是非常偶然的事。
如果劫匪没有留下刀鞘,或者刀鞘并不是州里的刀匠制作的,又怎么能知道董及祖才是那个抢劫杀人犯呢?
这里能被称赞的就是司马悦哀矜审谨,然后用“议狱缓死”的原则,这才能够抓获杀人凶手并让无辜的人平原昭雪。辨识刀鞘这个事也在迹贼门。
02
原文
后魏司马悦,为豫州刺史。
有上蔡董毛奴,赍钱五千,死于道路。或疑张堤行劫,又于堤家得钱五千。堤惧楚掠,自诬言杀。
悦疑不实,引毛奴兄灵之问曰:“杀人取钱,当时狼狈,应有所遗,曾得何物?”答曰:“得一刀鞘。”悦取刀鞘视之,曰:“此非里巷所为也。”乃召州内刀匠示之。有郭门者,言此刀鞘其手所作,去岁卖与邻人董及祖。悦收及祖,诘之,具服。灵之又于及祖身上认得毛奴所服皂襦,遂释张堤。出北史司马楚之传。悦其孙也。旧集不载。
按:悦所以能使及祖服罪者,虽有智算,亦偶然耳。向若贼不遗刀鞘,或鞘非州内刀匠所作,何从知及祖为贼耶?其可称者,哀矜审谨,合于中孚“议狱缓死”之义,故卒能获贼以释冤也。认鞘事又见迹贼门。
03
补
司马悦:南北朝北魏外戚,拼爹出仕,曾经击溃萧衍,冯渔阳县开国子。
上蔡:今河南驻马店上蔡县。最初属于刘宋,后来就一直被北朝占据。
司马楚之:东晋宗室,北朝北魏外戚。因为刘裕屠杀东晋宗室,逃亡到北魏。后大破刘宋军队,封琅琊郡王。
04
感
呃,这个故事我感觉是目前最合情合理合法的故事。结果郑克最后一“按”,给按到太平洋去了。果然,这个作品虽然在当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在咱们的眼里还是有太大的瑕疵。
就是司马悦认为这个案子有疑点,就开始找线索,这算是主动地想办法去破案,这和前面的纯偶然的故事可不一样。
然后司马悦得到线索以后,知道如何将线索变现,这又算是高明的一招。很多情况不是线索太少,而是没办法把线索变现。
锁定犯罪嫌疑人以后,并没有只是一味的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认定他就是案犯。他还让苦主继续提供线索,验证了自己的想法。
别的不说,就这套流程下来,找不到什么缺陷。至少比前面的故事流程上完美了很多。结果这个郑克又说那些神神叨叨的屁话。
按我们现在的说话,发现不了刀鞘是不是能发现别的线索?刀鞘不是州里的刀匠可以向附近州郡去找。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咱们不能还没开始干事,就直接设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