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需要我们带领他们觉醒,因为他们本来就是觉醒的。我们的任务是巩固他们天生的觉醒意识,为它提供可以开花结果的土壤。要完成这个任务,父母必须转移育儿焦点,从控制孩子转向支持发展孩子的体魄、情感和心智。对孩子的控制欲根植于我们的恐惧,会阻碍孩子的成长。
孩子需要我们用与时俱进的方式鼓舞他们去驾驶自己的帆船。他们需要我们的鼓励,抓住每个机会来锻炼自己与生俱来的航行技巧。他们不想由于我们的恐惧而导致他们怀疑自己。我们必须相信,一旦孩子为自己掌舵,他们便会自发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充分体现,并且找到有助于实现目标的一切资源。
从心怀恐惧、以控制方式来督促孩子,到鼓励孩子成长为能自我激励的个体,这一微小但深刻的转变为孩子的生命注入了强大的激情。因为他们成长 的动力由自身而来,他们会自然而在地发展出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自律。这样,每个孩子便能实现各自的独特意志,为丰富多彩的智慧人生打下坚实基础。只要孩子与他们最深处的自我联结起来,凭着内心无比广阔的资源,他们的上进心就会超越我们的想象。作为父母,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在孩子生命中扮演的角色,就是帮助他们发挥出与生俱来的潜力,实现独一无二的自我。我们给予孩子的帮助,与我们给予自己的帮助是成正比的。
只要我们致力于帮助孩子实现自我,而不是逼迫他们成长为家长心目中的样子,孩子就会茁壮成长。作为家长,要相信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家长们执迷地将行动作为治疗恐惧的良方。我们把孩子当成了一件物品,把他们推向一个我们为他们设想好的未来。只有当我们不再听从我们脑海里的声音,摒弃错误观念,把孩子看成是完全有能力书写自己人生篇章的独立个体时,他们才能展现出与生俱来的活力与勇气。”
家长的觉醒,代价往往是惨痛的,小哭小闹都只会被认为孩子调皮不好管教。我还治不了你?这才是父母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父母自己与自己的内心都是分离的,自然也不会连接到孩子的内心去感受孩子当下的恐惧不安和真正的内心需求。
孩子不会表达,父母不会接收,误会一层压着一层,伤害由此形成,积重难返之时,必然会集中爆发。
相信孩子,首先需要父母放下自己内心深深的恐惧,清理自己内心的狼藉。
把自己整理好,才有可能帮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