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一个好用方法,是少用成语和形容词,多用文字来画图、做动画。
写一个人胖,不直接说胖。
莎士比亚写胖,“她的身体像个浑圆的地球,我可以在她身上找出世界各国来。”
莫泊桑则拉近了镜头,“她的手指在每节小骨和另一节结合处,都箍一个圈,就像是一串短短的香肠。”
用文字画图,胖的程度、特点一下子就清楚了。
写瘦,不用“瘦”字。
福楼拜,“他的松软的呈现出灰色的皮肤垂在皮包骨头的四肢上,宛如破布挂在干枯的树枝上一样。”
写紧张,用不停地咬手指甲;
写生气,用挥舞着拳头;
写口渴,用咕噜咕噜灌下一瓶水。
用文字画图,自然是好用的技法,但写作能力的根本还是观察、感受和思考,这是基本功,也是文章的价值所在。
用文字画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新手父母,对于小孩子的情绪、思维和兴趣,看不到、不理解、想不出,这样就没办法把这些抽象的东西描绘成画面。
而在有经验的教育者眼里,孩子的思维过程、情绪反应、求知动机等等,不再是盲盒,而是呈现出可视化的图景。哪里遇到困难,应该如何帮助,都是一目了然的。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经常描绘这些画面:
“由于读书,青少年的兴趣像火一样被点燃起来了。
低年级学生需要进行观察,如同植物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
自我尊重取决于什么?它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年轻的朋友,请记住,这是一个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它应该特别谨慎。就像我们对玫瑰花上颤动的一滴水那样谨慎,需要摘下花朵的时候,不要抖掉这滴闪烁着阳光的透明水滴。要培养自我尊重,应该只有温和、巧妙的教育手段才有效。
儿童是不会故意做坏事的。如果一个教育者硬是认为儿童有这种意图,是蓄意做出不良行为的,这就是教育上的无知。这样的教师在竭力“砍掉劣根”的同时,把所有的根子都砍掉了,结果,使童年时代生机勃勃的幼芽枯萎了。”
用文字画图,是写作技法,更是观察、感受和思考的体现。写作之术和教育之术一样,都需要道和法来支撑。一一作者汪巴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