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看这个讲座的题目,才知道自己的理解有偏差。昨天看题目,想着是老师会结合案例来讲解,听了讲座,才知道王老师的主题就是优质课的技巧和方法。就像王老师说的学生写作文要让学生知道评分标准,这样学生在写作文才会知道才是好作文。所以我们老师要想讲好优质课就必须知道它的技巧和方法。
王老师为我们一一讲解英语优质课的课堂标准与细则,它总共有十条。在这十条标准与细则中,第三条是最重要。它的内容如下:英语语言地道流利,表达顺畅,有亲和力、自然、富有逻辑性、富有情感。真的就像王老师说有的英语老师随着年龄的增长,英语水平越来越倒退。我就是其中一员。王老师给我们的建议就是师生在课堂上尽可能用英语,否则就是哑巴英语。老师们要保持原有的语言水平,也要提升,紧跟时代的步伐。
重、难点讲练突出,适当应符合知识结构理论。知识结构理论把知识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即知识已知区;知识的最近发展区;知识的未知区。这三个阶段前两个用的比较多,但对知识的未知区,这个以前我真的没有这个认知。知识已知区应该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老师上课通过复习应该大致清楚学生的掌握情况。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应该是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到的。所以上课重点和难点是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知识的未知区。关于如何界定最近发展区和知识的未知区,王老师也给我们一些界定的方法。比如课堂提问;作业批改;面批面改;课下私聊和大小检测。王老师在这个讲座中反复提到她上课只讲10分钟,我想她这个理论一定运用的很好。比如她会严抓预习,学生通过预习能解决的,她坚决不讲,对于预习她也会分层次来提问进行检测。而且在王老师的讲解的过程中,我发现她特别重视学生的背诵,学生能当堂背会的绝不会布置课下背。其实,根据我们平时的教学来看,布置课下背诵的内容,班上只有少数人能完成。所以王老师这个方法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课堂上试试,毕竟学生们的攀比心理还是很严重的。另外背会的学生也能体验一种成就感和喜悦感。
英语板书工整,书写速度快,板书内容的主副布局合理。这个标准也很重要,老师的板书字体好,学生也会跟着模仿。王老师非常厉害,她练了一个上午,就把棒棒体连成,回想自己练了一段衡水体,我现在在看我第二次教初三的课本上,做的笔记都是衡水体,现在看来还是为自己当时的坚持而欣喜,但这两年没有坚持下来,又回到了最初的状态。继续坚持练这个字体,一是带动闺女练习衡水体,二是开学也给学生打个样。自己把这个字体练好了,才能指导闺女和学生把它写好。关于板书内容的主副布局,王老师是这样说的,主布局是不能擦掉的,副布局可以变换内容。我特别查了小红书,主布局写在中间,副布局写在左右两个黑板均可。
在说板书这一块儿,王老师特别说到学生的字体美与不美在作文中体现的尤为重要。王老师在写作课给我们的建议是精准模仿,背课文(可以是精彩文段),背范文。其实这两年我在作文教学中,经常是贯穿到自己的课堂里,觉得这个句子比较好就让学生加上自己喜欢的符号,让他们课下抄写在积累本上。我会让学生准备一个硬皮笔记本,学生在这里面积累每个单元的好词好句,或者有时会布置造句作业,学生们在这个本上写每一单元的作文,这样避免学生写同样内容的作文,所以就很少让学生背范文,但会让他们反复读,这样就会出现语言不够精准。所以作文范文还得认真的抓,背诵精彩的文段也要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