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孚远第三首诗:《旅邸追怀卧子》云:风雨凄然发重嗟,昔年聊席愧龙蛇。空悲同缀羽陵简,不及相期句漏砂。墙内桐孙抽几许,房中阿骛属谁家。萧条后事无人问,惟有遗阡噪暮鸦。
先生对此诗中阿骛有笺,后引。
典故:龙蛇,.比喻英雄与凡夫。元 马致远 《夜行船百岁光阴套乔木查》曲:“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元 王伯成《贬夜郎》第四折:“大唐家朝冶里龙蛇不辨,禁帏中共猪狗同眠。”羽陵,为贮藏古代秘籍之处。《穆天子传》卷五:“仲秋甲戌,天子东游,次于 雀梁 ,蠧书于 羽陵 。” 郭璞 注:“谓暴书中蠹虫,因云蠹书也。”句漏砂,《晋书 卷七十二 葛洪列传》:(洪)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阯出丹,求为句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洪遂将子侄俱行。至广州,刺史邓岳留不听去,洪乃止罗浮山炼丹。岳表补东官太守,又辞不就。岳乃以洪兄子望为记室参军。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述不辍。:阿骛,三国魏荀攸之妾的小名,后用以代称他人的妻妾。《三国志 卷二十九 魏书·朱建平传》:初,颍川荀攸、钟繇相与亲善。攸先亡,子幼。繇经纪其门户,欲嫁其妾。与人书曰:“吾与公达曾共使朱建平相,建平曰:‘荀君虽少,然当以后事付钟君。’吾时啁之曰:‘惟当嫁卿阿骛耳。’何意此子竟早陨没,戏言遂验乎!今欲嫁阿骛,使得善处。追思建平之妙,虽唐举、许负何以复加也!”遗阡,坟墓,顾炎武《过矩亭拜季先生墓下》诗:“我來拜遺阡,增此儒林重。”
诗意:一二句:在凄凉的风雨中我发出重重的叹息,以前闲聊的时候我就惭愧与你的龙蛇之别。三四句回忆共同经历:(想起我们)共同编辑图书的时候就感到悲伤,可惜不能完成我们共同修仙的约定;七八句感喟卧子身后萧条:(卧子)院子里的桐树发了几次的新芽,你的妻妾归属了谁家?七八句为感伤也:你身后事萧条无人问津,只有坟墓上的乌鸦在傍晚聒噪。
观先生后引,卧子与徐孚远在崇祯十一年共同编辑《皇明经世文编》,十二年整理乃师徐光启《农政全书》,并出版,是可纪念也。卧子死后,无人敢帮助其家,妻子张氏携带幼子躲避山中,而王沄始终对其有助,是为大不易也。
先生笺释此诗之阿骛,实际为说明河东君之志不为人妾。在此处说明,某或可理解为对卧子之动真情也。先生先引《三国志 卷二十九 魏书·朱建平传》,然后:据此,“阿骛”非目河东君,乃指卧子其他诸妾而言。盖河东君已于崇祯十四年辛巳夏归于牧斋,闇公岂有不知之理。若就陈杨之关系严格言之,河东君实是卧子之外妇,而非其姬妾。然顾云美《河东君传》既有“适云间孝廉为妾”之文,卧子《乙亥除夕》诗亦有“桃根渺渺江波隔”,牧斋《有美诗》复有“迎汝双安浆”,河东君和牧斋《中秋携内出游》诗,更有“夫君本自期安桨,贱妾宁辞学泛舟”等句,恐读者仍为当时习用名词及河东君诗中谦逊之语所迷惑,别生误解,遂附辨之于此。所以不惮烦赘者,因河东君自离去周文岸家后既不甘作人姬妾,职是之由,其择婿之难、用心之苦自可想见。但几历波折,流转十年,卒归于牧斋,殊非偶然,此点为今日吾人研考河东君之身世者所应特加注意也。余详第肆章论崇祯十四年辛巳夏钱柳茸城结缡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