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绪溢博士的讲座中,第一次听到了同侪教学法这个说法,并有了简单的了解。通过读书,更加深入的认识了这种教学法。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同侪教学法。通过下面的同侪教学法的判定树可以比较准确的去了解。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朝着问题驱动课堂快速转型。以往的教学中,问题提出后,学生的反馈如何、是否真正的理解、能否有效的解决问题,是教师难以收集到的。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后,能过够比较快速的对学情进行掌握,并根据数据进行相应的教学策略选择,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正答率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在此不做详细说明。想聊一聊“同侪讨论”。
“同侪”在汉语词典里的意思是辈分相同的人,也就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当对同一个问题,学生有了不同的理解或者解决策略,同侪小组交流分享,是最快速地解决问题地教法。学生在交流地过程中,向他人阐述自己的理解与方法,在倾听的过程中,不断补充完善自己的理解与策略。反复几次,学生在不断调试中达成共识,这比教师讲解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