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模块的内容主要围绕差异化教学,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展开。
同侪教学法是学生教学生的过程,这样能使学生主导自己的学习过程,主动进行学习思考。但这也更考验教师的能力,备课时需精心设计教学问题。课堂上要根据课堂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这样的课堂看似老师不用教,实则考验的是老师的经验与智慧。
学生的学习过程一定要经历发现,探究的过程,而不是知识灌输的过程,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同化-失衡-调适的学习经历,是学生追求深度学习的开始。制造认知冲突,打破平衡,正是创造学习的新状态,然后在失衡中重新调适,重回平衡。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创造能激发学生新状态的氛围。
在这一模块让我对小组活动有了重新的认识,它包括三种形式,小组讨论、小组对话、小组合作。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是为了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学习当中去。课堂上该提出怎样的问题?小组合作怎么样分工才合理?怎样才能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更全面地锻炼?怎样才能够很好地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达成更好的学习效果?这些都考验老师的教学智慧。在课堂上也曾经尝试过小组活动,但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不是参与的学生少,就是讨论半天也没有讨论出个结果来。
人从一出生开始,他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只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他必须与周围的人产生联系。现在因为电子产品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少,变得非常冷漠,甚至很多孩子有社恐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学习当中,既要够表达自己的意见,又要倾听他人的意见,同时对他人的意见做出补充反驳,纠正,在这个过程当中拓宽自己的理解,达到成功的标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培养了他们的沟通能力,沟通技巧。拼图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就好像我们一个人外出学习经验,然后又回来分享经验。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够让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当中,产生思维的碰撞,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那为了提高整个课堂的学习效率,那就要求老师要有较高的教学智慧,能够合理的设置学习的问题,以及具备课堂把控的能力。
TB l团队合作学习,让我眼前一亮的感觉,他同我们平常的课堂合作学习有很大的不同,他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他人合作学习能力,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学习情况一种高阶学习手段。因为信息技术的加入,他能让我们更加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它不是在一节课内可以实现的,而是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他更考验教师的教学智慧,如何确定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学习是枯燥的,艰难的,学生如果能在学习中感到快乐,无疑效果会加倍。信息技术时代的教学,游戏式小组合作学习把游戏设计的思想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无疑会让课堂充满活力,大大吸引学生的参与感。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定教这一教学理理念一直存在,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并没有执行的很好,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是不一样的。这一讲让我知道信息技术手段的介入,能够让学生对每一堂课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反馈,以便我们教师调整教学策略,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精进教学。信息技术手段能让我们关注学生的不同学习程度,让差异化教学成为可能。
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创意高手。做中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语文学科虽然不是艺术学科,但我们可以把创客元素融入到学科中,进行学科之间的融合创新,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进行创造力的培养。
探究式学习法不是以寻求正确的答案为目的,而是寻求适当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强调探究技能的发展和培养探究的态度或习惯,使个人能够实现终身学习。因此,只要我们创造机会让孩子更多地去探究,就可能带来不一样的景象。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高阶思维,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能力。
脚手架其实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搭建平台,提供学习帮助。信息技术时代的教学借助反馈器,我们能够更及时准确的了解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在不同阶段提供不同的脚手架,达到学习的终点。
无论哪一种学习方式,最终都是为了目标的达成。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情选择合适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