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睡眠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我们睡着时,大脑中的海马体便开始工作了,对输入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分类和梳理,这也是知识巩固的过程。如果不睡觉,就相当于不给海马体分类整理信息的机会,因为来不及整理而杂乱无章的知识最终可是会被抛弃的喔。所以,记住自己能记住的,掌握自己能理解的,然后就果断地去睡觉吧,剩下的工作都交给海马体。
一、睡眠与记忆
有一组这样的实验,让参与者先测试,再进行相关的学习,然后再次测试。可想而知,知识量的提高让测试成绩更好了。不过,如果让参与者在进行完相关的学习后,睡一觉,然后再进行测试,竟然发现这次的成绩比学习完直接测试的成绩还要高。为什么明明输入的知识量都一样,成绩会有所不同呢?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有没有“睡一觉”。因为刚输入大脑的知识,还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人脑无法立即进行有效应用,而睡了一觉,也就让人脑对知识有了分类整理的过程,所以睡觉为何重要?因为它虽然不能增加知识的“量”但却可以改变知识的“质”。
不仅如此,睡眠还能使人灵光乍现。下次遇到理不清的问题或是缺乏思路的方案,别纠结,睡前好好看一遍就睡觉,那么第二天再次求解的时候,脑海中闪现新思路的概率就会高很多喔。这个技巧可要好好记住。
说到这,容易失眠的朋友就担心了,自己的睡眠质量会不会影响巩固知识的效果。大可放心,因为作者提到,睡眠发挥作用的重点不在于“睡着”,而在于“停止向脑输入信息”。所以,即使你睡不着,只要静静的闭着眼、放空自己,海马体就会开始乖乖工作,帮你整理信息啦。
回想起,自己在学生时期也曾收到过类似的忠告。那是高考的前夜,教导主任在广播里给我们为我们加油鼓劲和舒缓考前压力,最后他提醒我们早点睡,别熬夜,哪怕睡不着,也可以静静的闭上眼眯着……当时听完就有个疑问,明明睡不着,闭眼眯着有用吗?今天才知道,真的有用。所以下次再睡不着的时候,也别刷手机了,因为一旦有信息进入人脑,海马体可就没法好好工作了。
二、不可不知的睡眠节律
首先,要从生物节律开始说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节律,根据周期长短,生物节律可分为很多种,比如白天活动晚上睡觉,以24小时为周期的“昼夜节律”;以月为单位周期的“月节律”,如女性生理周期;还有类似于一到秋天就食欲旺盛的“年节律”等。
那么人的睡眠也是有节律的,人的睡眠过程一般由浅睡眠和深睡眠呈周期性反复交替进行(一般为4-6次),一个周期大约持续90分钟。一旦达到充足的睡眠时间,我们就会在浅睡眠期结束时自然醒来。但如果在深睡眠期被闹钟强行吵醒,那醒来后的心情、精神都会不太好,甚至模糊不清的状态会持续一整天。所以,为了一天能有一个好状态,平时也需注意建立并维护好一个正常的睡眠节律,尽量每天在同一时间睡觉、同一时间起床。
那有人会说,周末睡个懒觉总可以吧,这里就要注意了,周末突如其来的大懒觉,无疑是给自己制造了时差。不要小看“时差”,作者在文中提到了“时差综合征”的概念,当人出现时差综合征,海马体中过的细胞会一点点死亡,从而导致记忆力下降。你的“大懒觉”,说白了就是一种虐待大脑的行为。所以周末也别忘了遵循你的睡眠节律喔,那如果早上醒来,还是很困,怎么办呢?也不要睡回笼觉,等到中午在睡个午觉就好啦。
三、两个能够有效利用睡眠发挥效果的学习方法。
1、学习需要持之以恒
相信我们都知道,比起临时抱佛脚、一口吃成个胖子的记忆方式,还是每天学习一点点的持续输入要更好。可能短期对比没有很大区别,如果是应付眼下的一场考试,成绩也会差不多。
但是长远来看呢?一股脑的学进去,也很容易一股脑的忘记。而每天或分段定量输入的学习方式,遗忘速度会更慢,这是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每次睡眠都能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所以别抱侥幸心理,学习需要持之以恒。
2、睡前是记忆的黄金期
请记住,晚上记忆要比早上记忆效果好,所以保持记忆有一条铁则——趁着还没忘记刚记住的知识就赶快睡觉。
而且对人脑而言,睡觉前的一到两个小时是记忆的黄金时间,别问我为什么,全写出来,字太多了。
最后,教育的极致在于行为的影响,所以关键还是如何结合生活和工作去应用,比如
饭前处于饥饿状态,正好适合学习;
把握睡前是记忆的黄金期,好好看看需要记忆的知识和内容;
午睡也可以巩固知识喔,所以午睡前不妨适度学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