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回归到人性起点——读张文质《教师的使命》有感

    晨起,伴着桂花香,继续开启我的阅读之旅。

    这段时间,几乎每天早上都是5点起床,虽然依然有困意,但是早晨读书真的很舒适,没有任何私心杂念,记忆也增强了,对所读内容印象深刻。

    今日继续阅读张文质老师的《教师的使命》之“教育要回归到人性起点”,让人印象深刻。

    张老师在书中强调:作为一个教师,无论性格怎样,应该拥有一种专业品格,而不是教师的个人品格,教师要有专业耐心。为什么说专业耐心很重要呢?学生明明错了,为什么不马上纠正他呢?也许纠正了他们马上就会改过来,那是因为我们老师没有明白,真正的成长都是内在性的成长,你纠正了他们,并不等于他们真实的成长,但如果是他们自己纠正了,那就是一种真实的成长,有时被纠正,看起来好像很快捷,但这个“快”恰恰是很慢,是你让他“慢”的,他自己真正领悟到了应该怎样,这才是快。

      张老师还说:在我们的教育里面需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多讲故事,少讲道理,因为故事是让人去慢慢领悟的,而道理是直接让人去接受的,讲故事肯定好于让人生硬的接受,实际上每一个人都会从故事里读出一个“我”来,老师只要多讲故事,就能让孩子得到启迪,反思,让孩子逐渐变得越来越聪明,相信教育是温润而缓慢的影响。

        故事可以启迪人,引发联想,并转化成另外一种思维,老师讲故事要随时随地的讲,要能信手拈来,我们要经常这样想,今天我们培养的人要有故事力,故事力也是教师需要具备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而这些恰恰都是基于人性的,人的天性里就是喜欢故事,并能从故事里得到启发性。

      在我的课堂里面,有许许多多的故事。我用各种各样的故事设置了我的语文课堂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并促其反思学习生活状态,从而获得成长。

      而在温馨的家庭生活中,与孩子相伴的每一刻都充满了教育的契机。有时,无需冗长的说教,一个简单的故事便能将深刻的道理悄然植入孩子的心田,让教育在无声无息中绽放光彩。毕竟,孩子们天生对故事充满好奇与喜爱,这样的教育方式,又怎能不让人欣然采纳呢?

    因此,教育应当追溯至人性的本真,回归到最质朴、最动人的起点,以故事为舟,载着爱与智慧,引领孩子们驶向成长的彼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