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按照导读指引读了P88-112页,“心智成熟的旅程”的第二部分“爱”,主要内容包括:精神贯注、“自我牺牲”、爱,不是感觉、关注的艺术。
我们爱的真正对象应该是人,只有人类的心灵,才有成长与进步的能力。我们为什么会爱动物?因为动物对我们依赖、乖巧、听话。我们爱我们自己生的孩子,却往往孩子长大了,我们之间的感情却淡了,成为了陌路人。所以有些父母把孩子永远当成婴儿或幼儿来对待。我反观自己,两个孩子,5岁的果果更有自己的力量,所以有自己的主见,跟我和果爸的冲突也多一些,2岁的小南瓜显然比较顺从些(其实也很有自己的主见),我和果爸是否会对于顺从的那个孩子偏爱一点呢?一如我们养的宠物,这一点值得我和果爹坐下来探讨。
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
父母的任务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是培养孩子离开我们独立学习与生活的能力。如果我们父母的爱是以“孩子独立”为目标,那么我们父母将会更有步骤的去培养孩子,然后慢慢放手,最后在一旁送上我们的祝福,这些阶段父母心智成熟尤为重要。
真正的爱,需要投入和奉献,需要付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
爱,最重要的体现形式,就是关注,体现关注最常见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努力倾听。在倾听过程中,予与受,是一种互恵行为。从爱的互惠中,感受到成长与进步的力量。对于2岁的小南瓜,倾听她的语言,我更多的是全方位的反馈她的某个字或者是某个词。比如小南瓜说:“大树”,我和果爸的反馈通常是:“妹妹看到路边有很多棵高高的、有绿色叶子的大树。”3岁前,我们尽可能让小南瓜听到(输入)更多的词汇量,而对于5岁的果果,我们通常早起和晚睡时有足够多时间对话与反馈。同时也和果姐达成协议:如果觉得有需要协助的,或者她觉得比较重要的事情,请来到爸爸妈妈身边,爸爸妈妈会放下一切,认真陪伴。为这,我经常一个菜关火2-3次。
夫妻关系也一样,之前上海深圳两地分居,通常在开始有矛盾的时候已经又分开了,这次疫情之下,关在家里,挑战一度非常大。幸好通过画宝山,了解对方的期待与渴望,及时表达自己的情绪及想法,最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及时感恩对方的付出。“感恩的心”是我们娘仨的保留节目,果爸一进厨房,我们就感恩,感恩到果爸一天到晚在厨房。
疫情之下,和孩子共同游戏,和先生共看影片,最重要的是关注、倾听,这样的生活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