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根本就没有什么善恶!……”
是不是有人在干了坏事之后会这样狡辩?
其实这是一句标准的无赖加混账的话。
世界当然有善恶!
善恶是相对于人类的立场而言的,如果不是人类,当然可以不讲善恶!
相信这类混账话的人,都是一些糊涂人。
而喜欢说这种话的,大部分是些无赖又爱装B的人。
关于善恶是一个宏大的哲学命题,这类话题不是一些混混能够理解的,可混混却非常善于利用一些宏大叙事胡搅蛮缠。
以上的澄清,只是为了更好地阐述下面的内容。如果不做澄清的话,我相信肯定会对接下来所要讲的内容有很多的妨碍。
阳明心学有四句重要的法则,被称为“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里所说的善恶是什么意思?什么是良知,什么又是格物呢?
先看一个记录片段:
晚年,王阳明在浙江老家开班讲学,一天,他正在和弟子们讨论心学,一位老农求见。
老农说,最近家里缺钱,可悲的是,他没有现金,所以决定将自己的一块田地卖给王阳明。王阳明当即拒绝。他说,君子应成人之美,不可趁火打劫。你是农夫,田地是你的生存源泉,我若买了你的地,你是能解了近忧,可将来怎么办?
王阳明决定,借给老农所需要的现金,还款日期不限。老农感激涕零,拿着钱千恩万谢地走了。
几日后,王阳明和弟子们到山水间游玩。在一处风景如画之地,王阳明看向山凹处的一块田地,赞叹道:「你们看,这里面山背水,远看如菩萨莲花宝座,实在是风水宝地啊。」
有弟子问道:「老师喜欢这块田地?」
王阳明兴奋地说,怎能不喜欢?良知能知善恶,它告诉我这就是“善”的。我就像喜欢美色一样喜欢这块田地啊。随即,王阳明又呈现出遗憾的神色说,可惜它不是我的。
有弟子笑道:它本应是您的,只是您舍了。
该弟子解释道:这块田地就是几天前那个来找您的那位老农的。他当初要卖给您的地就是这块地。
王阳明「哎哟」了一声,人人都能听出他语气里的懊悔。
可语音未落,王阳明马上垂足扼腕,说道:「我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众弟子茫然。
王阳明找了个地方坐下来,紧闭双眼,静如枯木。许久,才睁开眼。看到弟子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神态,缓缓说道:「我刚才的那想法就是私欲啊,欣喜的是,总算被我克掉了。」
众弟子恍然大悟。
这个故事,就是体现了四句教的流程。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里的「善」是中正、不偏不倚的意思,类似于我们现在说的“好的东西”或“对的观念”;
「恶」是偏执、过分或不及的意思,类似于现在说的“不好的东西”或“不对的观念”。
「四句教」是阳明心学的精髓,同时也是简明、快速地了解阳明心学的工具,更是阳明心学的「天机」。
上面这个故事就完美诠释了阳明心学“四句教”的内涵。
当王阳明和弟子们在山水间游玩时,他的心坦坦荡荡、无牵无挂,是无善无恶的,这就是“四句教”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
可当他听到关于那片田地的所有信息并产生懊悔之心时,就说明他的意动了,这就是“四句教”中的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
第一次“意动”意识到那块地是风水宝地,是“好的”、“正向的”所以是“善”的。
第二次“意动”意识到自己因为没有得到那块地而产生懊悔的情绪,这种情绪是“不好的”、“负向的”所以是“恶”的。
那么,怎么判断当时产生的「意」是对是错呢?
第一个意,欣赏那块田地,真心真意的赞美、喜欢。是对那块田地一个中肯的评价。客观反应出那是“好的东西”,同时他对好的东西的反应是欣赏、肯定,所以他的情绪是基于“对的观念”所以这个意是“善”的。
第二个意,因为错过了把那块地据为己有的机会,他垂足扼腕,就说明这个「意」是错的。错就错在,他不该有懊悔的想法。
一懊悔就证明他想据为己有,这直接违反了他当初不要老农那块地的初心,当初他“不能断绝老农今后的生路”这个想法、这个“意”是“对的观念”,所以是“善”的。那么现在的这个“因为不能据为己有而懊恼”的心就是是错心,是“恶”的。
他是怎么知道的呢?是与生俱来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告诉他的。所以这是四句教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
他一知道错,马上就静坐,克掉这个错误的「意」,去掉恶,保持善。最后,他如释重负,这就是四句教最后一句「为善去恶是格物」。
上面这个故事的整个过程就是阳明心学「致良知」、知行合一的过程,或者说是按照阳明心学行事的一种程式和法则。
我们来举个你自己的例子:
一天,你带着宝宝去公园里玩耍,看到一群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你和宝宝都不曾经被蜜蜂蛰过,对花粉也都不过敏。所以一开始你们对于花和蜜蜂也都没有什么好恶,觉得只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儿。
这就是人的本心,体现在“心学四句教”的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
本心对客观事物不偏不倚,不加偏见。所以,你和宝宝都在对待蜜蜂和花朵这件事情上,都保有比较纯粹的本心。
恰好这时来了一对老夫妻,老头儿对花粉过敏,老太太被蜜蜂蛰过。所以当老夫妇看到花丛和蜜蜂的时候都皱起了眉头,厌恶地走开了。因为老头感觉花朵对他不友好,老太太感觉蜜蜂对他不友好。那么,此时这对老夫妻在看待蜜蜂和花朵这件事情上已经失去了纯粹的本心,加入了自己的偏见。
所以本心是会失去的,人要保持明智就要时常地找回本心。
所有的善、恶,都是相对于立场和目标的。所以,在确定你的立场和目标是合理的之前,不要给任何事物贴上善恶的标签。保持本心的纯净。
接着,你跟宝宝被吸引了,饶有兴致地观察起了蜜蜂采鲜花。此时,由于你体内的远古基因,对于可以结出果实的花朵有一种偏爱,觉得它很美,你很欣赏。宝宝呢,因为妈妈给她讲过勤劳的小蜜蜂的故事,所以对小蜜蜂很疼爱。此时你和宝宝的“意”都动了,你们各自对于花朵和蜜蜂的喜爱都是对的,因为人类总体上把花朵和蜜蜂都看为“好的东西”,作为人类,你和宝宝的认知都是对的,所以是善的。
这就是“四句教”里的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
正当此时,宝宝突然伸手要抓蜜蜂,你吓得赶忙拦住了宝宝的手说,宝宝不行,不行,不能抓,蜜蜂会蛰人,很疼的!因为你知道这件事的真实后果,所以,这一次你的“知”是对的,是善的,是良知。而宝宝的“意”是错的,是恶的,不是良知。
这就是“心学四句教”里的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
显然,这个“知”是意识、潜意识、知识、目的混合体。“知”是要不断进化的,进化的过程就是不断的去伪存真的过程。当你的意识、潜意识、知识和目的都“对”的时候,你的“知”就是“良知”!
真正的良知是不需要计算或者称之为算计这一步的。
像当时,你的良知直接就指导你做出了正确的行为,制止了宝宝要抓蜜蜂的举动。
这就是“四句教”里的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
格物,也是知行合一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