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的内容不是很多,但都是课堂上一直都没解决的难题,如:1怎样让儿童上课时保持注意力集中;2怎样使学生在脑力劳动中感到什么叫做困难;3要使课堂学习的形式多样化;4要劳逸结合,不能让儿童的大脑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5学生需要适量的体力劳动。
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是低年级孩子的普遍性。在学习中这一点尤为明显,课堂上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对他们的注意力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应当去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去利用心理学上所说的不随意注意。老师在课堂上通过精彩的讲解和叙述就能使儿童注意听讲,记忆和思考,使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在用力,是在强制自己注意听讲、记忆和思考,那么儿童会把所有引起兴趣的特别是引起惊奇的东西,都保持在记忆里。能做到这一点需要老师积累丰富的经验和交强的语言组织能力。
如果儿童在学习中感到一切都很容易,那么渐渐地就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如果学习过程不能在儿童面前设置一些能够克服的困难,那么这种懒于思考的习惯倒是多半先在那些有能力的学生身上滋长起来。这就要求老师要做到分层教学,给不同能力的学生不同困难的练习题。从而使每个阶段的学生在做练习题时都能感到一定的难度,又能在分析思考中找到答案,获得成就感。
课堂形式多样化是我们现代教学上非常提倡的,也是现代教育发展所必要的。现代科技发展飞快,多媒体教学成为现代教学的主要工具。图片、视频、音乐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不同感受,让课堂不再单一枯燥,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力劳动能为儿童的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余地。体力劳动对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还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惊人地丰富的思想的世界。提起体力劳动真的是现代教育的一个痛点。现在生活条件好,出门都坐车,孩子上下学都由家长开车接送,即使是农村孩子也失去了下地干活的劳动机会,加之家长对孩子的溺爱,甚至家里轻而易举的的家务劳动也不让孩子干。这导致很多孩子身材看着高大,却没有力量。
教育是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的,我们也在探索学习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