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倾听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不去做什么,只是在那里
同理意味着,以尊重的态度来了解他人的体验。
要同理他人,必须完全卸下对他人先入为主的成见和评判,这就是与他人“同在”的状态
同理心需要我们将注意力全然地聚焦在他人想传达的信息上,给予他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充分地表达。
倾听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不论人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们都可以用心聆听他们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如果我们习惯为他人的感受承担责任并因此而自责,那么关注他人的感受与需要则会变得非常困难。(因为此时我们是在对他表达同情,而不是同理。)
复述
非暴力沟通建议我们用提问的形式复述我们的理解,便于对方做出必要的更正。
我们以为自己受到了指责,实际上,人们之所以会说那些话,其实是在诉说他们有一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希望得到我们的帮助。
持续同理他人
首先,如果一个人体验到当下的内心世界被他人充分理解了,就会感到轻松。 同时,我们也会相应地在自己身上感受到不再那么紧绷。还有一个更明显的迹象是,对方会安静下来停止说话。如果我们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充分地表达了自己,不妨问一句:还有什么是你想要说的吗?
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同理
先同理自己,还有同理“急救” 和“非暴力呐喊”都无法帮助我们的话,那我们的选择是:暂时离开现场,得以自己所需的同理心,等到心境调整好了之后再回去。
总结
非暴力沟通中用同理心倾听,在回答对方时可以先说对方的感受,再说他的需求,当你无法确认他的感受时,可以用复述的方式来陈述自己的理解,在对方放松下来时,我们若无确认对方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可以问一句:还有什么你想要说的吗?
当然,我们也是需要同理自己的,当无法同理自己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停顿,深呼吸,同理自己,“非暴力呐喊”,也可以选择离开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