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表达了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
转眼间迎来了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第二个节气——雨水,随着雨水节气到了, 气温逐渐回暖, 雨水增多,大地万物开始复苏,是真正意义上春天的开始。
然而,在我们这里今天并没有下雨,前几天天气预报上的小雨也逐渐转为天晴。
不过早春季节交替, 气候变化无常,时常出现“倒春寒”,这时一定要注意“春捂秋冻”, 还要顺应时令调整好饮食和生活习惯,以适应这种季节变化。
常言道:“雨水3不吃,吃了春难安”, 今日雨水,“3不吃”究竟指什么呢? 记得叮嘱家人忌嘴,一起来看一下吧。
第一种: 不吃生冷食物, 在雨水时节,大地开始回温,人体内阳气也逐渐旺盛起来,这时如果生冷食物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症状,很易伤脾胃,影响气血运行,不利于身体健康。
第二种:不吃酸味食物,雨水节气乍暖还寒,气温虽回暖但雨水增多,肝脏充盈容易损脾胃,这时酸味食物不要吃或者少吃, 这是因为酸有收涩作用,不利于体内春季的阳气升发和肝气的疏泄。
第三种: 不吃反季食物,老话说,“不时不食”,这时中国饮食文化精髓的所在,就是吃到了季节新鲜上市的食物,而反季节蔬菜一般都是温室中种植的,不少人为了添加了大量的生长素,这些反季食物不仅营养不算佳,而且价格也比应季菜高,得不偿失。
雨水时节,空气湿润,又不燥热,正是养生的好时机,那么雨水节气多吃什么好呢?
下面推荐三种食物:
一、时令的绿色蔬菜,如菠菜、韭菜、荠菜、春笋等。
二、新鲜的芽菜,如春芽、绿豆芽、黄豆芽。
三、甘味食物,如蜂蜜、红枣、山药等。
建议提早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