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芃芃和我们一言不合就“摔门”,她把门关上后,躲在床上或者角落里哭。
都是些什么事情呢?不给她换裙子,不让她看动画片,不让她吃糖……
我们努力平衡“可以与不可以”,避免“大卫,不可以”的发生。
芃芃哭一阵后,芃妈走到门前,敲门问道:“我可以进来吗?”或者说:“我要进来咯!”孩子一开始有抵触情绪,但是过一会儿就又好了。
昨天我也被“摔门”了,我进房间后,问她:“要不要爸爸抱抱?”一开始不要,过了会儿把手伸了过来。
今天到图书馆还书,想想再借几本绘本给芃芃。找绘本的时候,看到这本《我讨厌妈妈》,觉得很适合接下来一段时间的芃芃,让她慢慢学习认识自己的情绪。
另外之前看的绘本,发现家里有的,或者是图书馆借的,绝大多数都是外国的作品,美国的、日本的,所以这次找了一本国内的绘本。
爱的抱抱:
芃芃现在4周岁,虚5岁,这几年观察下来,给她爱的抱抱,是很好的亲密关系增强剂。
看过有些孩子哭起来会没完没了,再加上哭的时候,用一些物质的东西“贿赂”他/她们不要哭,下次他/她们就会变本加厉。
芃芃哭的时候,先让她哭一阵儿,如果外婆要去哄她,我们会请外婆停一下。哭一阵子之后,她的情绪宣泄了,就会比较快的恢复正常状态。
觉得她情绪比较稳定的一个佐证,就是我们出门,她不会粘着我们。另外像昨天去幼儿园,她没有说怕生,而且能很快地融入到幼儿园的环境当中。
现在有很多幼儿情绪探索的绘本,我自己的经验,可以在孩子三岁左右的时候,就可以给他们看,给他们读了。
我们还读过英语的情绪绘本,这是愤怒的表情,那是开心的表情……因为孩子的接收能力很强,反复几遍之后,他/她们就能了解不同情绪的特点,进而在生活当中识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