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是2023年12月14日星期四,我是今天的主持人张建慧。
开场词:读书是世界上唯一一件低着头往上走的事情。我庆幸能与你们一起成为以书为伴的相同尺码的人。每天清晨唤醒我们的不是闹钟,而是我们一直在坚守的那份教育初心和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借用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教育爱的深沉!”让我们带着这份爱,继续今天的共读。
一、阅读环节
1、第1段~第6段 朗读者:王娟
2、第7段~第12段 朗读者:马艳
3、第13段~第19段 朗读者:张福香
二、交流环节
主持人:谢谢三位老师用心且高质量的朗读!非常感谢!我们今天学的内容是“为什么学生感到越学越难了”。学习这一节内容我们要把前面的知识联系起来,特别是刚刚读过的前两节内容。
本节第一段写到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在学校里学六小时,在家里面学六小时,一共是12小时。我算了一下,我们现在的中年级学生在校时间是12小时,算上晚上写作业至少用2小时,学习时间至少是14个小时。高年级学生在校时间大概是14.5小时,晚上写作业时间保守点按1小时计算,学习时间至少在15.5小时。这就是我们身边的中高年级学生的现状,结合今天的内容,大家谈一谈吧!
张慧英:今天听了三位老师的朗读,我脑袋里头就是蹦出这么三个词,自由,知识,阅读。
一、关于自由。
我们现在的孩子上学特别的苦。除了平常的学校上课和回家写作业之外,周六周日还会上各种的辅导班,才艺班。几乎没有自由活动的时间。尤其是初中高中的孩子,他们每天从早上五点多起床一直到晚上12点甚至凌晨一点,一直处于读书、听讲、理解、记忆、预习、复习、写作业这样一个状态中。每天18个小时的课业负担,对于学生来讲它是一种力所不能及的繁重劳动。这样只有学习而没有智力的生活,不仅会损害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还会造成他们对知识的冷漠态度。他们觉得每天所学知识是为了应付老师明天的检查。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诉过我们,学生需要自由活动的时间就像健康需要空气一样。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他们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会思考的人。我们应该给孩子有足够的自由活动的时间。让他们像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像鱼一样,在海洋当中纵情的畅游。只有这样,他们的思维才能够处于积极的,活跃的状态,才会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才会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内化,然后加以应用,最后提升自己。所以我认为,自由活动的时间。对于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二、关于知识。
我们应该思考:知识是什么?我们总是把知识当成一个名词。在课堂上采用各种各手段,让学生把它记住,甚至把它作为评价学生脑力劳动和才能的标杆。在这种片面思想的指引下,我们的教学过程就单纯的变成了让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实际上获取知识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如果把让学生获取知识成为单纯的目标的话,就会出现让学生死记硬背的这种现象。知识就会变成静止的、僵死的学问。知识只是做为一个东西累积到那里,被储存起来,不能够加以运用,不能用它来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知识一旦变成静止的、不能流通的、僵死的东西,就会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因此,要让知识“活”起来,要让知识变成动词,教师就要成为他们脑力劳动的指导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从他思想的仓库当中提取保存的这些东西用来构建新的知识框架。如果仓库的某一个地方有空白点,某个学生的思维线索中断了,教师就应该用补充说明来填补空白。所以,我们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努力发挥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知识得到应用,得到发展。《礼记·学记》里面有一句话告诉我们,教师要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也就是启发引导式教学。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我们的站位,我们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三、关于阅读。
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第一个时间想到的是帮他报个补习班,甚至是联系老师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训练。认为只有补习才能弥补知识上的漏洞。事实上,导致学生出现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千差万别的,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我们要区别的对待。让学生在学习中用思考,发问,探索,代替繁重的死记硬背的脑力劳动,我们要在这方面下功夫。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减轻学生脑力劳动的负担是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这样的话学生所读的内容,一定会有使他们感到惊奇和诧异的东西。这种东西恰恰能够刺激和唤醒他的大脑,迫使他们能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加入自己的思考。只有学会思考,学生的脑筋才是活的,学习的过程才是有效的。
我们要给孩子推荐一些让他们感兴趣的书籍,文章,让他们阅读,让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和这种现象尽量多产生疑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思想,达到脑力锻炼的目的,还可以让我们教师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轻松。
贾未霞:我读完本章节的内容有三点感受。
第一,这章节的内容,告诉我们要给予学生自由分配的时间。在书中说,学生每天应当有4~5个小时,既不用来在学校上课,也不在家里复习功课。这些时间应当让他用在多方面的智力生活上,比方说可以发展特长和爱好!确实是,我们的孩子现在在校时间很长,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短,更有甚者可能连课间活动的十分钟都没有。孩子在这样的高压下,他的学习状态比较疲惫,提不起兴趣来。所以,国家出台双减政策意在给学生减轻作业负担,还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但是我还有一个思考,就是如何引导学生安排自由支配时间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这个年代和苏霍姆林斯基所处的那个年代有很多的不一样,和我们小时候的环境也不一样了,我们小时候会有更多的时间和同伴一起玩耍或者是用在劳动上。但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如果给到孩子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就有可能把时间花在看电视,玩手机,或者是其他的无意义的娱乐活动上,这也正是大多数教师和家长担忧的地方。所以,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地支配自由时间。比如,当孩子拿起手机时,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些正向引导,给他们推荐几个很不错的博主,像模型师老袁,还有一些科学号,这些都是非常不错的。这里面分享的内容很适合孩子们看,还能增长见识,然后还可以引导他们去看纪录片。我平时有意识地跟学生探讨这类话题时,就会对这方面有所了解的学生加以表扬,有些孩子迫切地想要参与到讨论中来,但他又一无所知时,就会有意识的关注和观看这些内容。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用这些时间来做一些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如体育锻炼,参加劳动,手工制作,实践活动等等。孩子们只有合理安排自由支配的时间,才能够真正的发展他的智力。
第二点,我想要说就是书中提到的阅读。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书中提到,让学生阅读的东西要比要求他记住的东西多两倍甚至更多。我们教师应该把学生带到图书馆,让书籍从沉睡的巨人变成青少年的挚友。让学生大量的去阅读,读的多了,孩子知道的多了,学习教科书就会更容易。“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我觉得大量的阅读就是知识活水的源头。所以,孩子们只有进行大量的阅读,他的知识才能够流通起来,知识与知识之间才能互相联系起来。在大量的阅读中,他们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读书能力都会提升,这些对于孩子们学习新的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三,教师的知识修养和眼界的重要性。书中提到,学生的智力生活的一般境界和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精神修养和兴趣,也取决于他的知识渊博和眼界广阔的程度。当读到这里时,实际上是刺到我的心了。我平时在备课时也经常会想,我自己到底对这方面知识知道的有多少,我又能带给学生多少。有时我感觉到如果学生某些知识点理解不到位时,可能就是我没有把他带到那里去。做为教师,我们真的需要不断的去学习,读书,首先让自己成长起来。这就是人常说的“教师想要给学生一碗水,首先就得有一桶水,甚至还得有江河,湖海。”所以,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开阔我们的眼界,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郭良锁:那天为筹备年会我们几个人小聚了一下。期间我们谈到,如果教师阅读不丰富,那么他的学生刷题时间就多,通过学生的刷题掩盖教师知识的不足。
年会时,我们准备了十个奖项。其中一个是奖励勤奋打卡的奖项,应该给这个奖项起一个什么样的名称呢?焦璐想不出来,后来我又发给王娟,同时我也发给了我们绘本课程的讲师卢雪松老师,也发给了吴尧达老师。卢雪松老师当时还在组织他们的团队进行共读,到我今天早晨醒来时看到,卢老师已经把名称及颁奖词都写好给我发了过来。比如,勤奋打卡奖也叫小种子奖,最美朗读奖也叫花婆婆奖,踊跃发言奖也叫小猪奖等等,这些名称的背后都是一本本的绘本,都是一个个教育故事,然后,每个奖项的颁奖词也是巧妙地结合绘本内容和含义来写的,非常好!这些都做好了ppt发给了我,因为我当时没有跟吴老师说是哪里要用,他以为是我们的新网师要用,实际上,我们是准备在我们的年会上用。我想说的是,当我们教师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的时候,可能我们干什么都会有点捉襟见肘 。当然,这些名称也不一定是最合适,我们还期待大家的智慧,群策群力分享你的创意。你看,明明一个奖项,背后有这么些知识做储备,因为简单直接的命名太直白,没有一点语文味儿。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学知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做为教师,我们教学生知识也一样。假如我们要讲鲁迅的《故乡》。我们对鲁迅的作品如果仅限于了解课文中涉及到的几部作品,没有对鲁迅所有的作品有个系统的了解,并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去研究,那么我们讲这篇文章的知识点是不是就有点困难?那么,这时候是不是就得用学生大量的刷题时间来弥补我们课堂上讲解的不足?所以,我们现在就明白了学生的时间到底都去哪儿了,学生为什么会感到学习越来越难了。显而易见,这些问题的关键还是作为教师主体的我们,对本体性知识掌握的不够,对专业性知识了解甚少。庆幸的是,我们每天坚持共读的在场的各位已经意识到我们自身的不足,我们现在的阅读团队就是在通过阅读弥补我们理论的不足,解决我们视野不开阔的问题,而且大家一直在坚持着,很好!当我们在学生身上看到问题时,要反思自身的不足,然后用知识来弥补我们的不足。
郭向文:今天你的主持词里面引用艾青的那一句诗,深深的打动了我。我能感受到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我也很感动!
关于这节的内容。就从郭老师刚刚提到的阅读说起,现在我们正在进行五校联创,其中一个是创建书香校园。学校也买了很多书,各班也创建了图书角。但是现在阅读的关键不是没有书的问题,而是学生不读的问题。为什么学生不读?如果我不负责任的说,这与小学阶段没有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关系。学生没有读书习惯,也不会对书产生兴趣,书对他来说是没有吸引力的。这些现象应该引发我们的思考。是我们的教育制度还是教育理念造成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负担过重,只有学习书本内容和写过多的作业,没有感觉到书的乐趣,也感受不到阅读的满足感,更不会有读书的收获和成就感。但我想,学生不读书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不读书。我曾经问过我校的老师们,我们每天要求学生阅读,那么中学生必读的100本书里,我们教师读过几本?我估计这个数量是少之又少的。当然,我们在场的这些人还是不错的。最起码我们每天早晨起来跟大家一起共读共分享,到目前为止,读的书虽然也不是很多,也不是太深刻,但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开始行动并一直在坚持。当然有很多东西我们是改变不了的。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在一到四年级学生没有统考压力的阶段,我们留给学生大量的阅读时间,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可以在班里组织一些读书的分享活动,与阅读有关的文艺活动等等。这件事情呢,在有这个阅读意识后马上去做,不用等家长同意之后或者先动员家长后做,因为那样就会白白浪费掉好多时间,也会减退我们的热情和信心。所以,我们教师要先读书,然后付诸实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主持人:非常感谢各位老师,校长,区局领导的精彩分享!特别是做为教育管理层的领导,你们的阅读会惠泽到更多的人。你们的阅读不是改变一个教室里三四十个孩子,以及三四十个家庭的事,你们坚持阅读会影响到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地区的教育,那样的话,真的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感谢你们!很幸运,我们都是向光而行的人。
结束语:冬日的清晨是冰冷的,但我们共读群里分享的气氛是热烈的,我们坚守教育的初心是火热的,让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开启新一天充满阳光的教育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