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的女儿今年5岁了,家里有四个老人围着孩子转。外婆的话最多,但也是四个老人中家庭影响力最小的,说话不太有人听,据同事讲,孩子很坏,人心鬼精,也就最不怕外婆,从来不把外婆的话当回事。
其实带过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孩子天生具有见风使舵的能力,知道如何最快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学坏很快,学好却不容易。那么活泼可爱的孩子,难道本性是坏的吗?这就使我想起一个几千年争论不休的话题,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
孔子并没有明确提及人性善恶的话题,孟子首先提出:“人之性善。”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荀子却对孟子的性善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判,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人生来就是坏种,所谓的善都是伪装。大家千万不要误会,荀子不是这个意思。
在这里,荀子提出了“性”和“伪”两个概念。在《正名篇》中,荀子指出,与生俱来的叫做“性”,相当于如今所说的生理本能,在生理本能基础上,人的精神对外界事物产生感应,也叫作“性”,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天性。与“性”的概念高度相关的还有一个“情”,荀子认为,天性中表现出来的好恶和喜怒哀乐等叫做“情”,即情感、情绪等。“性”和“情”有时不分彼此,合称“性情”,或者“情性”。
基于“情”,经过思虑付诸的行动叫做“伪”,就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虑,经常付诸实践,而后养成的行为模式,类似于现在我们说的习惯性行为,“伪”是一种后天努力的行为。在荀子这里,“伪”是一个中性词。
荀子说,世人的本性,天生就喜欢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放任这种本性,人与人之间就会发生争夺,这时谦让就消失了;人天生就痛恨对自己不利的东西,放任这种本性,相互侵害就产生了,这时忠信就丧失了;人的眼睛和耳朵天生就有欲望,喜欢美妙的声音,喜欢美丽的事物,因循这种本性,淫乱就发生了,这时礼义及其道德规范就丢掉了。
因此,如果放纵人的本性,放任人的情感,就一定会发生争夺,导致其行为会僭越名分,违反道德的事情就会发生,进一步将可能引起暴乱。所以,—定要有老师言传身教的教化、礼义的引导,然后才能形成谦让的品格,一举一动才能符合道德规范,这样才能实现社会安定。
所以,荀子得出结论,人性本恶,这是显而易见的,善良的行为是后天人为的。
“性”和“伪”是荀子“性恶论”的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今天,我们先把荀子的结论提出来,随后我们将系统的介绍荀子的“性恶论”。应该说,荀子对“性善论”的辩驳在逻辑上是非常严密的,在气势上是非常雄辩的,今后,我们将一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