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组织?
组织是为目标存在的,组织里的人与人是不平等的。
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实现目标,组织管理的存在是为了提升效率。
第一,“公司不是一个家”
当我们说“公司不是一个家”的时候,就表明组织不会照顾个人,也就意味着在组织中我们是用目标、责任、权力来联结,而不是用情感来联结的。组织有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分。正式组织就是指运用权力、责任和目标来联结人群的集合;非正式组织是指用情感、兴趣和爱好来联结人群的集合。
组织更注重的是责任、权力和目标,当目标无法实现的时候,组织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而组织中的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如果管理者,忘记了管理需要面对责任、目标和权力,而是重点放在培养情感,或者倡导团队培养感情,那就无法创造价值,大概率要被社会淘汰。当然我们不是否认情感的重要性,因为我也有自己感性的一部分,这里只是我也认同一个组织的侧重点,是责任,权利,目标。当你发现一家企业除了讲究分工、责任和目标之外,还能够照顾到员工情绪和爱好,还能够给予情感方面的关注,那么你一定要非常热爱这家公司,因为这是一家好公司。这也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正式组织(如销售团队、项目组)通过KPI、岗位说明书、审批权限明确"谁做什么、谁对结果负责、谁能调动资源";非正式组织(如同事间的兴趣小组)虽能增强归属感,却无法替代正式组织对目标的驱动。
当然,这并非否定情感的价值。优秀的组织(比如我们追求成为的那种)会在目标-责任-权力的主线之外,额外关注员工的情绪需求——比如销售冲刺期的一句鼓励、跨部门协作时的换位思考、员工家庭困难时的主动关怀。这种"刚性的目标框架+柔性的温度补充",才是市场端管理者应该努力的方向:先确保团队"能打仗"(目标清晰、责任到位),再让团队"愿意打仗"(情感认同、归属感强)。 正如我在干部大会上强调的:"市场端的组织意识,首先要回答'客户如何活得更好',其次才是'我们如何活得温暖'。"
第二,组织必须保证一件事是同一组人在承担
同一个权力、责任和目标必须是同一组人承担,举个例子,我们把展演的统筹工作交给A负责,把展演的经费管理放在B手中,但是最后的结果和目标是让C来承担和负责,那我们这次展演就会出现几个结果:
1、落地效果不错,现场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最后人数目标达不到要求
2、人数目标都实现了,但是过程中申请各种费用需要多次协调沟通
3、目标实现了,但是最后落地和现场执行筹备反馈非常差
我们或多或少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所以对于分权一事,必须要保持一致,并且分出去的权利,是从你自身就要减少的,而不是仍然需要你来审核,需要你来同意,你只需要在分权之前,确定好你来考核的唯一指标,只检验这个结果,并且在过程中观察。
第三,在组织中人与人公平而非平等
在法律和道德面前,人与人应该是公平而且平等的。但是在一个组织结构中,人与人之间是以实现目标为前提的生存,人与人应该承担各自的责任和目标,从而拥有了不同的权力,因为这些的不同,所以人与人应该是公平的但非平等的。
对于组织而言,如果我们进入管理状态,组织目标就成为高于一切的东西,每一个人都需要服从组织的目标,都需要不断地问自己“我为组织做了什么”,
作为管理者,我们需要不断向团队传递一个认知:"在组织中,你有多大的责任,就有多大的权力;你为组织创造了多少价值,就应获得多少认可。" 比如考核时,我们既会看销售人员的个人业绩,也需要评估区域经理的团队整体达标率与新人培养成果;奖励时,既表彰"销冠"的个人能力,也奖励带出TOP销售的管理者。这种"公平但非平等"的机制,能让每个成员明确自己的定位——你不是为了"和别人一样"而工作,而是为了"为组织承担独特责任"而存在。
第四,分工是个人和组织联结的根本方法
组织的能力来源于分工带来的协作,没有分工就没有组织结构的活力。对于组织而言,无论是结构设计,还是人员的选择,如果使用得当,可以简化和澄清组织中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也就是谁控制什么的问题。在任何一家公司中,清晰的沟通线、控制线、责任线和决策线都是至关重要的。得到这个清晰的脉络,需要分工的设计,不能够依靠人的自觉,或者管理的制度,组织结构本身就应该做好这件事情。很多公司对于自己的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津津乐道,但是,我更倾向于先解决组织分工的问题,管理制度越少越好,因为制度本身就是一个成本。在我心目中,好公司的状态是:一个有机的组织,一个健康有活力的文化,一个有效的分配制度--这样一家企业管理体系就足够了。组织的分工主要是分配责任和权力。组织必须保证对于一家企业所要承担的责任有人来负责,同时让负有责任的人拥有相应的权力。因此组织中个人和组织的关系事实上是一种责任的关系,分工让每一个人和组织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和组织目标结合在一起。组织分工需要理性设计和法律界定,没有共同的对于分工的承诺和认识,没有人们对于分工的权威的认同,事实上是无法实现组织管理的。
从市场端出发, 管理者必须亲自参与分工设计,确保三个关键:
1.责任到人:每个岗位的职责必须具体可衡量
2.权力匹配:承担某项责任的人,必须拥有对应的决策权
3.线条清晰:沟通线(谁向谁汇报)、控制线(谁监督进度)、责任线(谁对结果负责)、决策线(谁最终拍板)必须一目了然,避免多头领导或真空地带。
组织是为实现目标存在的一个人和人组成的共同体,我们必须认清楚组织存在的意义,同时认清楚我们个人在组织中的位置,作为管理者,就是要通过组织来达成指标,在这个过程中做好分工、分权、分利,同时我们也应该在组织实现目标的基础上,承认我们组织感情的存在,形成一种以组织为核心纽带的具备情感属性的“家”,这样的组织,既能"打赢硬仗",也能"温暖人心"——而这,正是市场端管理者最需要修炼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