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感慨,明明自己非常用心的在看书、背诵、记笔记等,却转头就把学到的知识忘了,能记住多少,全看随机效果,一遍遍的学习终究没有太大的收获?
再说一个现象,为什么在大学的期末考试的前一两周,你可以把考试的内容大部分的记下来,然后保证自己不挂科?
说中国的学生,甚至是中国人不会学习、不会考试是最大的不尊重。
但是,为什么还会有上面的现象,你问过自己吗?你去找一些方法了吗?你找到问题的根源了吗?你学习的思维出现了问题,平时的学习中,以为书上写的已知道了,其实不是。所以,你脑子里的还是你原有的知识,并没有因为多看了一本书就增加了知识。反观,考试则不一样,因为考试不通过你就会挂科,甚至是没办法毕业。
这时候你会干什么?你会把学习当做很重要的任务来做,这时候光死记硬背也不太行吧。还要什么?要你自己摸索一个适合自己的能够快速学到精髓的方式。
结构化思维!!!
你会把关联的知识放在一起,你会把知识之间的规律找出来,你会思索哪些是重点,你会对比往年的考试,你会和同学讨论怎么做能够拿到高分……
这就是结构化思维,从不同的侧面思考、深刻地分析原因、系统化的行动方案,采用恰当的手段使学习效率更高,取得更多的收获。
简单举个例子:如果你想要学会PPT技能,你该怎么做?(请看下面的思维导图)
当然,这只是一个技能学习导图的很少的一部分内容,你会发现,从一个点出发,你可以不断地完善更多的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不需要很多,从核心目标算做第一级,往下进行5-7级,你肯定能够知道接下来你要做什么了。
为什么我会把结构化思维放在高效学习的首位,本来作为企业的管理方法,用来管理自己的学习也毫不违和。当你养成这个思维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学习都是有效的。
当别人还在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左右为难的时候,我想你的进度应该已经快到100%了,学习并非下苦功一定能够获得成果,但是用好了方法,你的学习也可以非常快的进步。在《认知觉醒》、《超级记忆力训练法》、《刻意练习》等众多指导类学习的书中多多少少都会提到一个观点:转变你的思维,用结构化的思维方式去提高你学习的能力和效率。
想要培养这个思维习惯,我给的建议是以下几点:
一是下载一个思维导图的软件,手机或电脑都可以,并尝试开始用起来;
二是读书前看一看书本的目录,在脑海中有一个大概的结构,阅读完之后,对照着书本上的结构,列出自己认为比较好的知识体系,并注明原因;
三是培养写作的习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分段结构等就是结构化的表现;
四是刻意的联系,日常遇到的现象或事物,把关联的都想想,不要限制自己的想法,不要瞻前顾后,天马行空也没事,重要是想的更多;
五是不要偷懒,潮退了就知道谁在裸奔了,害怕自己偷懒的解决方式就是写下来,每天写出一份,不出1个月,你自然就有了这个习惯;
六是出现关联的事物有矛盾的时候,两害相权取其轻,及时淘汰另外一个。
针对应用在学习上,大家可参考使用:
第一步,确立学习的核心目标(技能、考试、专业、效率等);
第二步,针对目标梳理所需要的知识,并建立知识网络,逐步学习;
第三步,针对不同知识体系,建立不同的学习方式,包括视频、线下、自学、请教等;
第四步,检查学习进度与学习效果,优化学习方向和学习方式;
第五步,外延知识补充,如专家解读,不同版本解读,延伸出来的新知识学习;
第六步,总结学习成果和结构化方法使用的不足,总结适合自己的经验。
学习并非一蹴而就的事,学习也并非不可完成的目标,网上说只要你专心去做,6个月便能够掌握一门技能,管理上讲“一万小时法则”,只要沉浸在一件事上1万个小时,你必然可以是专家。所以,动起来吧,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希望未来的你们都不会被挡在学习的门外,而是把学习当做一种乐趣。(如果你想更深入地了解结构化思维,请公众号内留言!)
老蒙的多愁善感
讲生活故事,看当下现象,作读书分享;梧桐树下听老蒙的爱情!
1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注: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