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埃里克森有关心理社会性发展的观点,儿童中期的发展更多围绕能力展开,是勤奋对自卑阶段。其特征是儿童为了应对由父母、同伴、学校以及复杂的现代社会提出的挑战而付出的努力。他们越来越多地在团体活动中与其他人合作,以及在不同的社会团体和角色之间切换,包括与老师、朋友和家庭的关系。在这一阶段,一方面是面对问题的掌控感和熟练感,并伴随着逐渐增长的能力感;另一方面是失败感和自卑感,可能造成在学业追求和同伴交往中的退缩。
理解自我:“我是谁?”的新回答
从生理的自我理解到心理的自我理解
儿童中期的个体对自我的理解不再从外部身体特征而是开始更多地从心理特质来看待自己。例如:六岁的小白描述自己,“跑得很快,擅长画画”,这两个特征都是依赖于外部活动的运动技能。相反 ,11岁的小黑把自己描述为“友好,乐于助人”,这两个特征是以心理特征、内部特质为基础的。
同时,儿童中期的个体还在努力寻找自己能够成功地实现“勤奋”的领域,他们会发现自己可能擅长某些事情而不擅长另一些事情。如下图(学业、社会、情绪、身体)。
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是期望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的行为、能力、特长和看法。当儿童中期的个体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时,会更多地参照和自己相似的其他人。
向下的社会比较。当儿童自尊受到威胁时,他们会选择向下的社会比较,即和明显差于自己的那些人进行比较。向下的社会比较会保护儿童的自尊,确保自己处于领先地位,从而保持自己的成功形象。
自尊:发展积极和消极的自我观点
自尊是指个体在整体上和特定方面对自我的积极和消极评价。相比于反映有关自我信念和认知的自我概念来说,自尊有更多的情绪导向。这一时期的儿童越来越多地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评估自己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社会标准。在此阶段,儿童的自尊开始出现分化,在某些领域较高,而在另一些领域较低。
自尊的改变和稳定性。
面对低自尊儿童,父母可以尝试提高儿童的自尊,比如为孩子提供温暖支持和情感支持,并对孩子的行为设定清晰的限制。
道德发展
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发展从最初的关注奖赏,发展到对社会习俗和规则的关注,再到普遍的道德原则感(如下图一)。吉利根指出,女性道德发展可能有不同的过程(如下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