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9 数字时代的教师专业成长

一、核心背景与问题

1. 数字时代教师成长的三大支柱(王绪溢博士观点):

理念(生本理念)、工具(3S教学支持系统)、方法(持续性专业发展)。

2. 教师的自我修炼需求:回应“如何在数字时代实现专业成长”,聚焦顾明远提出的教师成长第二境界——“修炼”(刻意练习)。

二、教师专业成长的三大“修炼”路径

1. 参加培训:主动吸收新理念与技能

线下培训(地区主管部门组织)与线上培训(自主选择网络资源)结合,通过高质量讲座与学习契机,开拓视野,吸收先进观点与做法,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2. 开放课堂:在观课与评课中改进

1)核心:以常态课而非公开课接受同事、专家、教研团队观课,通过他人视角发现自身教学缺失。

2)实践案例:分享者通过邀请专家观课,从“学科视角”与“学生学习视角”获得改进建议,深化对技术融合教学的理解(强调开放课堂需要勇气面对生成性课堂的“意外”与“瑕疵”)。

3. 坚持写作:在反思中深化认知

通过教学记录与反思(如课堂细节、理论应用),提升对教学问题的理解力,形成系统思考。陈蕾老师3年撰写13万余字,整理发表2篇论文与1篇叙事,从单纯记录到理论结合,逐步深化对信息技术融合课的思考。

三、核心理念与金句

1)成长本质:教师专业成长是持续“修炼”的过程,需在培训中更新、课堂中实践、写作中反思,推动技术与教学无痕融合。

2)教育初心:以学生为中心,保持热忱,通过不断改进课堂(如课例迭代),实现自我精进与学生获益。

3)金句:

“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杨澜)——成长是教师职业的核心价值,获奖仅是成长中的“小美好”。

“改改更健康”——以积极心态面对教学改进,视不足为精进机会。

四、总结

数字时代教师需以“修炼”为路径,通过主动学习、开放交流、深度反思,将技术与教学融合,最终实现自身与学生的共同成长。分享以自身实践印证“刻意练习”的重要性,呼吁教师在持续改进中探索信息技术融合课的魅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