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5.叔孙的坚持与士弥牟的智慧
当然就“简化局面”这一方略而言,采取的具体方式仍然可以有所不同,有简单粗暴的简化处理,也有轻描淡写的简化思路。
由于叔孙的拒绝,导致晋、鲁、邾三国大夫无法以举行“坐”的方式来进行裁决。叔孙的理由是:
……列国之卿,当小国之君,固周制也。邾又夷也。寡君之命介子服回在,请使当之,不敢废周制故也……(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也即鲁为列国而邾为淮夷小国,所以身为上卿的叔孙与邾国国君对质犹可,与邾大夫共“坐”则不能,而随行的子服回因为身份不是卿而只是大夫(小宗伯),所以叔孙提出让子服回出面应付。这里面一方面是考虑到子服昭伯一向以智慧著称,万一真的辩论起来以其口才当不落下风,另一方面则洞悉邾人好面子,必然不会接受与子服回对质,所以这次仲裁便无法举行。晋执政韩宣子一度被叔孙的强硬激怒,打算按照邾人的诉求将叔孙交给他们,以作为胁迫鲁国向邾赔罪的人质。
对此士弥牟感到如此简单粗暴地处理将适得其反,恐怕回激起各国间更加复杂的矛盾,所以巧妙地提出就顺从叔孙的建议分别听取双方意见而不采用“坐”的方式裁决。同时做出对邾有利的裁决,也即邾不通报鲁国就过境为小错,而鲁取邾师为大错,但由于双方都有错,也就不将叔孙交给邾人,仅以口头方式安抚邾人将其遣返,同时将叔孙一行分别扣押在箕等不同城邑以示惩戒。
6.鲁对叔孙的营救
叔孙婼的被扣使得鲁国上下陷入焦虑之中,季孙先派出申丰携带财宝前往晋国准备通过行贿的方式请求释放。不过叔孙意识到晋诸卿欲壑难填,如果每次遇到这种事就要行贿,那么晋诸卿、大夫索求无度,以后鲁国势必无法负担,因此就将前来沟通的申丰扣留在自己的住所,以求后发制人。
以贪婪著称的范献子听说鲁负责行贿的申丰已经抵达,因此主动向叔孙索贿,结果叔孙婼展现出其父叔孙豹二十二年前在“虢之会”上拒绝乐王鲋索贿的风范而委婉地拒绝了。甚至连负责照顾叔孙的馆人都想要贪些小便宜,也遭到其拒绝。
此处可见叔孙婼的性格确实一贯的顽强,而善于维护其邦国、家族和个人的尊严。从当年消灭专横的竖牛、敢于与季孙对质,到现在与晋国在外交过程中不辱使命,无不显示出其独特的个性和敏锐的目光。因此叔孙氏能够在鲁国的权力角逐中幸存下来,绝非单纯依靠与“季、孟集团”绑定利益,或者在不同派系之间投机,更多的是靠其自身的家族实力与处事原则性。
不过失去立场中立的叔孙制衡,季孙势必在鲁国更加为所欲为;此外在叔孙滞留晋国期间,诸卿中叔鞅和仲孙貜相继去世,鲁国政坛格局面临重组。因此感受到危机的鲁昭公决心在当年冬天亲自前往晋国斡旋,可惜于途中生病而被迫返回。好在次年(昭二十四、前518)王室动乱加剧且逐渐向对晋不利的方向发展,而士弥牟将亲自前往成周举行就冲突双方是非曲直进行“莅问”,因此决心在出发前迅速化解关于鲁、邾纠纷的难题。
叔孙婼得到这个台阶之后也就坡下驴,见到士伯主动前来和解,便依“礼”向晋执政卿、大夫缴纳了财贿,总算于转年春季返回鲁国。此行前后滞留晋国长达一年时间,证明了叔孙穆子、昭子父子二人确实堪称鲁国外交的顶梁柱。而鲁、邾之间的梁子也就此再次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