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语言分析:皇上这是在骂我吗?
对言语行为理论做出重要贡献的一个哲学家,叫J.L.Austin,他是一个牛津的哲学家。他和后期的维特根斯坦一样,都是同属于一个广义的哲学运动,这个哲学运动就是所谓的日常语言学派,也就是说哲学研究应该离那些非常抽象的、非常精密的逻辑分析稍微远一点,而要走向日常语言分析。
请注意,日常语言分析它也是分析,但它不是逻辑分析。逻辑分析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要从一个句子里面找出它真实的逻辑结构。关于这方面的典型案例,就是我们以前所讲的摹状词理论。但日常语言的分析不是这个思路,日常语言的分析就是指,要把一个语句得以被使用的那个语境给还原出来,然后反复思考在这个语境里你说的那句话到底是个啥意思。
关于如何在不同的语境里面使用相同的语词或者表达式来获得不同的效力,其实这方面咱们中国文化是有很多的案例的,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语言文字实在是太暧昧了,经常一句话有好几种解读方法。
就比如明代的嘉靖皇帝,他就喜欢打哑谜,有一次他和他的大臣徐阶聊天,问了一句话叫“卿齿与德,何如?”那么,齿这个词多多少少是指涉年龄的,因为年龄和牙齿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说“卿齿与德,何如?”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就是什么?就是爱卿啊,是你的年龄大呢,还是你的道德水平更高一点呢?你该怎么说道说道这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