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运用信息技术的课堂都不会是好课堂。”为什么呢?因为当今的世界已然进入数字时代,这一代的学生们带着数字思维长大,我们整个教与学的环境都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和挑战,而智慧教育是时代背景下响应变革号召的产物,也是教育的方向和未来。
技术优势必须与教学经验相融合,必须适应学情,才能真正起到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在第二模块的阅读中我不仅进一步了解了数字教学的优势,还解锁了在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的实践性技巧。
“收集学生的作品并进行集中展示”是我在日常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个功能,实践证明,这一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但通过阅读我发现,我在应用这一功能时也是浅尝辄止,仅仅只是展示而从没有进行过比较、分析、共读和投票等活动。在下学期的教学中,定要多加思考,灵活应用信息技术,真正启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率。
自从发现“随机挑人”这一活动能够瞬间把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拉回到课堂上来,我就经常使用这一功能,然而就像上面的展示作品一样,在使用的过程中还是缺乏深度思考。有时我问完问题直接开始挑人,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因而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有时我是挑完之后再问问题,因而只是针对一个人的问题而没有启发全班同学的思考。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先给出问题或任务,并告诉学生老师将会采用随机挑人的方式来邀请学生回答问题,然后给出合适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这样一来,不管会不会被挑中,所有的学生都进行了思考,这才是教学的目的。
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学习保持率最高的方式是教授给他人,因此课堂上分析试卷或练习时,我经常会邀请学生们来讲解题目,有时会在班级里进行分组,每个小组负责讲解一篇阅读。这样确实能够达到小组互学和同伴互学的效果,但是效率较低,毕竟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学生们也未必能一次就讲明白。微课就是一个高效实用的解决方案,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前对要讲解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然后进行教授,也可以由学生们来录制微课,进行互教互学。这样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考,也可以大大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越来越能感受到信息技术融合课堂的魅力,也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我越来越期待后面的内容,也迫不及待的想开学在课堂上进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