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146
卷三·经别第十一
2/7
原文:
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出于项,复属于太阳。此为一经也。
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顀,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此为一合。成以诸阴之别,皆为正也。
原文译文对照:
~~~~~~~~~~
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
足太阳膀胱经自头向足的本经上,从足小趾外侧端头分出两道别行正经:其中一道别行正经,上行进入腘窝之委中穴;
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
另一道则上行至臀部以下五寸处的承扶穴,在此穴继续分出向内的别络,别入肛门,将气血归属于本腑膀胱,再散行到肾脏,
循膂,当心入散;
该别行正经未曾在承扶穴分支的部分,继续循脊椎两边夹脊的膂肉上行,上到心脏部位时,又分出一支别络,进入心包膜而分散;
直者,从膂上出于项,复属于太阳。
循着膂肉直上、未曾在心脏处分出的该别络气血,继续在膂肉中上行,直至在后颈部位出于体表,并将气血再次向足太阳膀胱经本经汇入。
此为一经也。
这是足太阳膀胱经本经之外的一条别行正经。
足少阴之正,至腘中,
足少阴肾经本经的别行正经,自足底涌泉穴分出,经内踝区,上行到腘窝委中穴;
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顀,出属带脉;
在委中穴又分出一支与足太阳膀胱经相合并,上行至肾脏,当脊椎骨第14椎处出于体表,将其气血自内向外汇入带脉;
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
其自肾脏继续上行的部分,将继续直上循行,络系舌根,再绕行至后颈,出于体表,将其气血汇入足太阳膀胱经。
此为一合。
以上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是人体气血阴阳表里相配合的第一个闭环。
成以诸阴之别,皆为正也。
这种阴阳经络之间的闭环,都是以各阴经之别行正经,上行汇通与其相表里的阳经之别行正经,而成就的。这些名叫“经别”的别行正经,其实也都是正经。
~~~~~~~~~~
老黄历择吉,2024.5.28
上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145
下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