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华杉讲透】:“孔子认为要杜绝四种坏心态:臆测心、期必心、固执心、自我心。「意」是臆测,是主观臆断。一件事情发生,大多数人吵来吵去,也没什么结果,因为没人想把事情真正弄清楚,人人都在不断论证自己的解释,而绝不接受不符合自己臆断的事实。若平时工作生活中,对人对事还不了解,就臆断认定别人是什么人、它是怎么回事,那就事事人人都跑偏了。”
我第一次见到论语中的这句话是在董宇辉风波中注意到的,那个时候我不太理解他引用这句话的深意。
今天我明白,「毋意」指的是对眼前发生的事情不主观臆断,也就是不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解读事情。
「毋意」其实很难做到,需要主动的、有意识地自我调节。
「臆测」是头脑的自动模式,它会基于自己过去的经验,全部的认知对眼前发生的事情贴一个标签,下一个判断。这里就存在一个矛盾点是,无论是自己的经验还是认识对于整体而言都是很有限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看世界的角度都只有自己那口井的范围,既看不见隔壁那只青蛙看到的世界,也不知道这个世界的本貌是什么样的。而且,我们自己的「井」是由自己打造的。
这其实就是培根讲道的「人类理解力的共性缺陷」,种族假象、洞穴假象、市场假象、剧场假象所造成的社会现象。
当我在生活中接触不同的人,才渐渐地明白,而且越发地体会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感受。我们所理解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只是“我以为”的世界,是我对接收到的刺激信号做出的行为反应,也就是我对世界的理解的投射。
比如说,去年我在跟他人相处时遇到了一个情况是,他人以为我周末很闲,每天待在家里没事干,就希望我能够帮他们完成看房的业绩指标。我当时不太能够真实地做自己以及表达自己,而且碍于情面第一次很爽快的答应了之后,后续就一直接连不断。后来,因为这件事把我搞得很不舒服,我觉得这件事是他们的工作不是我的事,不应该因为我周末休息就要去做这件事。但是我不知道我的这种课题分离,他人是没有的。而且他人也可能处于他人的某个想法在做他觉得合理的事。
这件事给我带来最大的启发是,我看见自己由于种种原因,对某一个现象理解的角度很单一,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以己度人地理解的时候,其实跟这件事真实的情况都相差很远。也就是说,一件事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多个因素构成的结果,而在这件事中的当事人,会因为各自立场、视角的不同,看到不同的因素。
这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理解、沟通、信任成本很高的表现。打破这种情况的方式,对于自己要真实地做自己以及坦诚地表达;对于他人,要提醒自己或许存在一些自己不知道的可能性,不着急下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