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第二本书,读来同样有趣有收获。
“教育不是铸造,而是灵魂的唤醒。”
“成长不是呐喊助威,而是扶持托举。”
整本书开篇一读,就感到脸稍稍有点发烫,作者如此热爱教育,热爱学生,远不及她啊。她对学生极尽呵护,抱有巨大的耐心教育学困生,文字细腻动人,真的是一位温柔的妈妈老师。
教育的魅力体现在唤醒人内心力量的过程。一个小生命躲进了最昏暗的地方,需要我们竭力召唤。当我们的召唤与他强烈的渴求同频,生命本身的力量即被唤醒。教育不是童话,但教育可以创造童话般的奇迹。
李镇西老师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师之爱除了要对教育付出真情,更需要教育的智慧。师之爱有原则、有底线、不偏私;师之爱有方法、有温度、不盲目,不狂热。师之爱是冷静的,也是清醒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学生的一生负责。
魏书生老师说:“用学生身上的光,照亮学生的路是最节省能源的。”无论面对怎样的学生和怎样的教育难题,教师都要坚定信念,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只要按对光源按钮,学生的潜能就会爆发出来。
面对学生不端的学习态度,发火是没有用的。良好的学习自觉性和端正的学习态度不是发发火就能促成的。暴力不是教育,更解决不了教育中的问题。与其厉声斥责浪费时间,不如因势利导,抓紧行动。
人都有惰性,小学生学习上的惰性带有明显的儿童特性,他们看重的不是事情的意义,而是事情带给自己的新鲜体验和乐趣。兴趣和成就感可以借助监督和激励性评价去激发和实现,这便是评价效能。
现在的孩子自尊心强,要脸面,很在乎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以至于采用错误的方式来掩盖不足。自尊心是上进心的催化剂。有时候,教育需要等一等,留出时间让学生想一想,才能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面对学困生,教师往往会用心用力地指导。一名初中“差生”说:“在那些人人皆知的‘特别关心’背后,倒下的是我的自尊。”“每个人都是掌声中的成功者,叹息中的失败者。”作为教师,多给所谓的差生、后进生、 学困生以激励的掌声,多给他们干涸的心灵以赞誉的雨露,用真诚无私的爱帮他们撕下从众多的负面标签,让这些埋在层层伤痂下的生命重焕光彩。
一颗幼小的生命在成长过程中,所显露出来的某些表象,真的不能成为他性格或品质的代言词。我们不能被一两片萎叶蒙住眼睛,更不能被叶片上的一两个虫洞,吓得丢掉整株苗。
爱去爱返,福往福至。对于心中装着真诚感情的人来说,给予的快乐往往会更强烈和持久。当我们全心全意为孩子着想,从学生立场出发设计我们的课,与他们沟通,孩子透亮天真的心会给我们他们整一个世界。教书的乐趣就在于,耕耘,看到变化与成长,喜悦驻满心间。
(齐帆齐2021年9月年度写作品牌IP特训营,第104篇,打卡60:读书。1071字数,共累计181746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