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色》谈及了关于教育的方方面面,读了这本书,我在很多方面也有了一些思考。
关于读书
李镇西关于如何读书有自己的观点,他说读书要“读到自己,读出问题”。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读书要注意联系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实际,而且对于自己不同意的观点,要多加思考,一些你不明白的地方,不同意的观点,可能就是你欠缺的地方,需要时时做到更新自己的思想,给自己“洗脑”。而且要注意不断去不断追问,不断去吸纳新的观点。
关于教育目的
看了《教育的本色》,引发了我自己的思考:我们到底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李镇西说:“搞教育不能就教育谈教育,要站在社会的高度审视教育”。有时候我们的教育还是很矛盾的,我每天也处于一种心理矛盾当中。一方面,我们又希望学生乖巧一点,懂事一点,老实一点,但是另一方面,自己也发现,这样的人进入社会之后,其实是不能解决很多问题的。读书期间的评价方式太过单一,成绩好就等于成功,但是在社会上,人的成功是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的,甚至传统意义上成功的人,所走的路径是与接受到的教育思想相违背的。读书期间,我们教授给学生的价值观是非黑即白的,但是社会上事情并不分对错。所以,我们到底需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呢?我们如何培养学生才能更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呢?
关于热爱
李镇西曾提出:“对教育的热爱不是去热爱课堂教学,而是要去热爱学生,爱学生才是真正的热爱教育。”有时候,能感受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爱是流动的,如果教师爱学生的话,学生也会爱老师。路上碰到老师,会满面笑容,甚至两眼放光地跟老师打招呼;看到老师在打球,会开心地跑过来,想要和老师一起运动;会随时关注老师的动态等,教师的幸福可能来源于此吧。可是什么才能真正地热爱学生呢?我想,应该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被看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被平等地对待,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实现个性化的成长。对于优生,不能只看到他们的分数,也要关注他们的思想偏差,人格缺陷,抗挫能力等。而对于后进生,要不以分数论英雄,要注重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让他们的个性得以发展。
关于写作
好像自从新媒体流行起来,写作这项技能就在不断地被强调。之前看到公众号上写了现代人必须掌握的几项技能:开口能说,提笔能写,有事能做。李镇西也是通过写作成为了教育名家。他提及教育写作的根本目的不是发表,而是反思,是促进自我的成长。他提出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思考,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写作可能对于语文老师说会很简单,但是对于我来说,确实最难的一项技能,可以试着先从多写教学反思和读书笔记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