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第四章复盘笔记

《认知觉醒》第四章复盘笔记

一、我学习到了什么

1.专注力的双重维度:专注力分为情绪专注和学习专注。情绪专注要求感受与行为统一,而学习专注则需要克服选择困难和能力担忧。

2.注意力分散的根源:

-记忆机制:大脑依赖背景关联信息,容易被无关信息干扰。

-天性使然:倾向于选择简单任务,逃避复杂和痛苦。

-成本最低:分心是付出成本最低的行为,符合天性选择。

3.提升专注力的方法:

-设定时间界限:从小时间段开始,逐步增加专注时长。

-统一感受与行动:确保身体感受与当前行为一致,及时调整状态。

-明确优先级:每天先完成最重要的任务。

-借助辅助手段:通过冥想、运动和充足睡眠来提升基础专注力。

4.应对学习困境:

-选择困难:提前确定学习重点,避免在多个选项中浪费时间。

-瓶颈期:保持耐心,相信积累到一定程度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能力担忧:减少内耗,相信持续努力能提升能力。

二、我想到了什么

1.以前总觉得分心是因为意志力不够,现在才明白这背后有大脑结构和天性的原因,这让我对自己和孩子的不专注多了一份理解。

2.情绪专注和学习专注是相通的。陪孩子写作业时,如果我自己心浮气躁,孩子也很难专注,这就是感受和行为不一致的体现。

3.学习中的“瓶颈期”其实就是“刻意练习”中的平台期,熬过去就是新的天地。很多人放弃,往往就在黎明前的黑暗。

三、我的反思

1.我常常在学习时被手机消息打断,看似是外界干扰,实则是自己没有为学习设立明确的“界限”,把“成本低”的分心行为合理化了。

2.面对多个学习任务时,我容易陷入“选择困难”,导致时间浪费。这其实是对自己的学习目标不够清晰。

3.对孩子的学习,我有时过于急切,看到短期内没有效果就焦虑,忘了“瓶颈期”的存在,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引导。

四、接下来的行动

1.个人实践:

-每天早上列出“最重要的三件事”,优先完成第一件。

-学习前,用5分钟冥想让大脑安静下来,并将手机调至静音放在视线外。

-每周运动3次,保证每晚7-8小时睡眠,从基础上提升专注力。

2.陪娃实践:

-孩子写作业前,一起明确任务和时间(从15分钟开始),用闹钟提醒。

-过程中不随意打断,鼓励他把不懂的问题先记下来。

-作业完成后,给予具体反馈和鼓励,帮他建立正循环。

五、金句

-无法集中注意力时,感受和行为一定是分离的。

-分散注意力是付出成本最低的行为,但会使生命质量下降。

-学习前期的“无收获感”是必经之路,熬过去就是爆发式增长。

-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把情绪专注调到很高水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